•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南詔的讀音 南詔的意思

    南詔 南詔國(738年-902年),古代國名,是八世紀崛起于云貴高原的古代王國,由蒙舍部落首領皮羅閣于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建立。天復二年(902年)漢人權臣鄭買嗣滅亡南詔,自立為王,建立“大長和”國。 隋末唐初洱海地區小國林立,互不役屬,其中有六個實力較強的小國,分別被六個國王統領,被稱為六詔,分別是: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蒙舍詔在諸詔之南,稱為“南詔”。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南詔先后征服了西洱河地區諸部,滅了其他五詔,統一了洱海地區。
    • nán
    • zhào

    “南詔”的讀音

    拼音讀音
    [nán zhào]
    漢字注音:
    ㄋㄢˊ ㄓㄠˋ
    簡繁字形:
    南詔
    是否常用:

    “南詔”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古國名。建于盛唐時,是以烏蠻為主體,包括白蠻等族建立的奴隸制政權,受唐冊封,歷十三王,唐末為貴族鄭買嗣所滅。盛時轄有今云南全部、四川南部、貴州西部等地。

    辭典解釋

    南詔  nán zhào  ㄋㄢˊ ㄓㄠˋ  

    國名。唐時有六詔,其中蒙舍詔在最南,稱為「南詔」。唐玄宗時,南詔王皮邏閣統一六詔,據有云南之地,遷都太和城。歷傳十三王,其中有十王曾受唐冊封。五代后晉時為段氏所據,稱大理國。后為蒙古所滅。

    英語 Nanzhao kingdom 738-937 in southwest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德語 Nánzhāo (Geo)?

    法語 Royaume de Nanzhao

    網絡解釋

    南詔

    南詔國(738年-902年),古代國名,是八世紀崛起于云貴高原的古代王國,由蒙舍部落首領皮羅閣于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建立。天復二年(902年)漢人權臣鄭買嗣滅亡南詔,自立為王,建立“大長和”國。
    隋末唐初洱海地區小國林立,互不役屬,其中有六個實力較強的小國,分別被六個國王統領,被稱為六詔,分別是: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蒙舍詔在諸詔之南,稱為“南詔”。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南詔先后征服了西洱河地區諸部,滅了其他五詔,統一了洱海地區。

    “南詔”的單字解釋

    】:[nán]1.方向。清晨面向太陽時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指南針。南方。2.指中國南方:南貨。南味。[nā]〔南無〕梵語音譯詞。佛教用語。表示尊敬或皈依:南阿彌陀佛。無(mó)。
    】:同“”。

    “南詔”的相關詞語

    * 南詔的讀音是:nán zhào,南詔的意思:南詔 南詔國(738年-902年),古代國名,是八世紀崛起于云貴高原的古代王國,由蒙舍部落首領皮羅閣于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建立。天復二年(902年)漢人權臣鄭買嗣滅亡南詔,自立為王,建立“大長和”國。 隋末唐初洱海地區小國林立,互不役屬,其中有六個實力較強的小國,分別被六個國王統領,被稱為六詔,分別是: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蒙舍詔在諸詔之南,稱為“南詔”。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南詔先后征服了西洱河地區諸部,滅了其他五詔,統一了洱海地區。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