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莊子刺虎的讀音 卞莊子刺虎的意思
卞莊子刺虎 戰國時陳軫說秦惠王,引卞莊子刺虎為喻,先待韓魏交戰,乘其兩敗俱傷時進兵。見《戰國策·秦策二》及《史記·張儀列傳》。后因以“刺虎”為一舉兩得之典實。 卞莊子是春秋時期魯國卞邑大夫,卞莊位于今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卞莊街道辦事處。
- 卞
- 莊
- 子
- 刺
- 虎
“卞莊子刺虎”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iàn zhuāng zi cì hǔ]
- 漢字注音:
- ㄅㄧㄢˋ ㄓㄨㄤ ㄗ ㄘˋ ㄏㄨˇ
- 簡繁字形:
- 卞莊子刺虎
- 是否常用:
- 否
“卞莊子刺虎”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史記?張儀列傳》:“亦嘗有以夫卞莊子刺虎聞于王者乎?莊子欲刺虎,館豎子止之,曰:‘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爭則必斗,斗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卞莊子以為然……一舉果有雙虎之功。”后用以指趁兩個敵人互相爭斗而兩敗俱傷之機打擊敵人,將雙方一齊消滅。
網絡解釋
卞莊子刺虎
戰國時陳軫說秦惠王,引卞莊子刺虎為喻,先待韓魏交戰,乘其兩敗俱傷時進兵。見《戰國策·秦策二》及《史記·張儀列傳》。后因以“刺虎”為一舉兩得之典實。
卞莊子是春秋時期魯國卞邑大夫,卞莊位于今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卞莊街道辦事處。
“卞莊子刺虎”的單字解釋
【卞】:1.急躁:~急。2.姓。
【莊】:1.田舍﹑村落:“村莊”﹑“農莊”﹑“王家莊”。2.別墅:“陽明山莊”﹑“翡翠山莊”。3.通達的大道。文選?鮑照?蕪城賦:“重江複關之隩,四會五達之莊。”4.規模較大或做大宗買賣的商號:“布莊”﹑“錢莊”。5.莊家的簡稱。賭局中輪流作主的人:“輪流坐莊”。6.姓。如戰國時楚國有莊周。7.嚴肅:“端莊”﹑“莊嚴肅穆”。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刺】:[cì]1.用針或有尖的東西穿入:針刺。刺繡。2.尖銳像針的東西:魚刺。扎了個刺。3.用劍刺。泛指殺傷或暗殺:刺殺。刺客。4.使某些感覺器官反應強烈:刺耳。刺鼻。5.用挖苦的話揭露人的短處:譏刺。6.偵察:刺探。7.名片:名刺。[cī]擬聲詞。快速摩擦或火線燃燒發出的聲音:刺刺地直冒火星。
【虎】:1.哺乳動物,頭大而圓,毛黃色,有黑色橫紋。聽覺和嗅覺都很敏銳,性兇猛,力氣大,善游泳,不善爬樹,夜里出來捕食鳥獸。通稱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將。虎虎有生氣。3.露出兇相:虎起臉。4.姓。5.同“唬”。
“卞莊子刺虎”的相關詞語
* 卞莊子刺虎的讀音是:biàn zhuāng zi cì hǔ,卞莊子刺虎的意思:卞莊子刺虎 戰國時陳軫說秦惠王,引卞莊子刺虎為喻,先待韓魏交戰,乘其兩敗俱傷時進兵。見《戰國策·秦策二》及《史記·張儀列傳》。后因以“刺虎”為一舉兩得之典實。 卞莊子是春秋時期魯國卞邑大夫,卞莊位于今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卞莊街道辦事處。
基本解釋
《史記?張儀列傳》:“亦嘗有以夫卞莊子刺虎聞于王者乎?莊子欲刺虎,館豎子止之,曰:‘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爭則必斗,斗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卞莊子以為然……一舉果有雙虎之功。”后用以指趁兩個敵人互相爭斗而兩敗俱傷之機打擊敵人,將雙方一齊消滅。卞莊子刺虎
戰國時陳軫說秦惠王,引卞莊子刺虎為喻,先待韓魏交戰,乘其兩敗俱傷時進兵。見《戰國策·秦策二》及《史記·張儀列傳》。后因以“刺虎”為一舉兩得之典實。卞莊子是春秋時期魯國卞邑大夫,卞莊位于今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卞莊街道辦事處。
【卞】:1.急躁:~急。2.姓。
【莊】:1.田舍﹑村落:“村莊”﹑“農莊”﹑“王家莊”。2.別墅:“陽明山莊”﹑“翡翠山莊”。3.通達的大道。文選?鮑照?蕪城賦:“重江複關之隩,四會五達之莊。”4.規模較大或做大宗買賣的商號:“布莊”﹑“錢莊”。5.莊家的簡稱。賭局中輪流作主的人:“輪流坐莊”。6.姓。如戰國時楚國有莊周。7.嚴肅:“端莊”﹑“莊嚴肅穆”。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刺】:[cì]1.用針或有尖的東西穿入:針刺。刺繡。2.尖銳像針的東西:魚刺。扎了個刺。3.用劍刺。泛指殺傷或暗殺:刺殺。刺客。4.使某些感覺器官反應強烈:刺耳。刺鼻。5.用挖苦的話揭露人的短處:譏刺。6.偵察:刺探。7.名片:名刺。[cī]擬聲詞。快速摩擦或火線燃燒發出的聲音:刺刺地直冒火星。
【虎】:1.哺乳動物,頭大而圓,毛黃色,有黑色橫紋。聽覺和嗅覺都很敏銳,性兇猛,力氣大,善游泳,不善爬樹,夜里出來捕食鳥獸。通稱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將。虎虎有生氣。3.露出兇相:虎起臉。4.姓。5.同“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