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敵冠的讀音 卻敵冠的意思
卻敵冠 卻敵冠是古時衛士所戴的一種冠,形制與進賢冠相似,冠下有垂纓,漢魏六朝時較為流行。通常前高四寸,通長四寸,后高三寸。自陳以后其制被廢。
- 卻
- 敵
- 冠
“卻敵冠”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uè dí guàn]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卻敵冠”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卻敵冠"。 2.漢代衛士的帽子。
網絡解釋
卻敵冠
卻敵冠是古時衛士所戴的一種冠,形制與進賢冠相似,冠下有垂纓,漢魏六朝時較為流行。通常前高四寸,通長四寸,后高三寸。自陳以后其制被廢。
“卻敵冠”的單字解釋
【卻】:1.后退:退卻。卻步。2.使退卻:卻敵。3.推辭;拒絕:推卻。卻之不恭。盛情難卻。4.去;掉:冷卻。忘卻。失卻信心。5.姓。6.表示轉折,比“倒、可”的語氣略輕:有許多話要說,一時卻說不出來。文章雖短卻很有力。
【敵】:同“敵”。
【冠】:[guān]1.帽子:皇冠。桂冠。衣冠整齊。怒發沖冠。2.形狀像帽子或在頂上的東西:雞冠。樹冠。[guàn]1.把帽子戴在頭上(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表示已成年):未冠(不到二十歲)。2.在前面加上某種名號或文字:縣名前冠上省名。3.居第一位:冠軍。名冠全球。4.指冠軍:奪冠。三連冠(連續三次獲得冠軍)。5.姓。
“卻敵冠”的相關詞語
* 卻敵冠的讀音是:què dí guàn,卻敵冠的意思:卻敵冠 卻敵冠是古時衛士所戴的一種冠,形制與進賢冠相似,冠下有垂纓,漢魏六朝時較為流行。通常前高四寸,通長四寸,后高三寸。自陳以后其制被廢。
基本解釋
1.亦作"卻敵冠"。 2.漢代衛士的帽子。卻敵冠
卻敵冠是古時衛士所戴的一種冠,形制與進賢冠相似,冠下有垂纓,漢魏六朝時較為流行。通常前高四寸,通長四寸,后高三寸。自陳以后其制被廢。【卻】:1.后退:退卻。卻步。2.使退卻:卻敵。3.推辭;拒絕:推卻。卻之不恭。盛情難卻。4.去;掉:冷卻。忘卻。失卻信心。5.姓。6.表示轉折,比“倒、可”的語氣略輕:有許多話要說,一時卻說不出來。文章雖短卻很有力。
【敵】:同“敵”。
【冠】:[guān]1.帽子:皇冠。桂冠。衣冠整齊。怒發沖冠。2.形狀像帽子或在頂上的東西:雞冠。樹冠。[guàn]1.把帽子戴在頭上(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表示已成年):未冠(不到二十歲)。2.在前面加上某種名號或文字:縣名前冠上省名。3.居第一位:冠軍。名冠全球。4.指冠軍:奪冠。三連冠(連續三次獲得冠軍)。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