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怎么讀 厓的意思
“厓”字共有1個讀音:
[yá]

漢字 | 厓 |
---|---|
讀音 |
|
注音 | ㄧㄚˊ |
部首 | [廠] 偏廠 |
筆畫 | 總筆畫:8 部外:6 |
異體字 | 崖 涯 ?? |
字形結構 | 左上包圍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393 |
其它編碼 | 五筆:dffd 倉頡:mgg 鄭碼:ggbb 四角:71214 |
筆順編碼 | 13121121 |
筆順筆畫 | 一ノ一丨一一丨一 |
筆順名稱 | 橫 撇 橫 豎 橫 橫 豎 橫 |
厓字的意思
同“崖”。
厓字的基本解釋
厓字的詳細解釋
厓字的辭典解釋
厓ㄧㄞˊyái名
山邊。南朝齊·謝朓〈游山詩〉:「凌厓必千仞,尋谿將萬轉。」《新唐書·卷一六六·令狐绹傳》:「高郵厓峭水狹,若使荻艚火其前,勁兵乘其后,一舉可覆。」通「崖」。
水邊。《文選·揚雄·甘泉賦》:「北熿幽都,南煬丹厓。」李善注引服虔曰:「丹水之厓也。」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圣祖親征噶爾丹》:「忽得明成祖勒銘紀功之石于水厓,濯而視之,中有永清沙漠語。」
邊際、界限。《文選·揚雄·甘泉賦》:「嶺巆嶙峋,洞無厓兮。」《新唐書·卷一二六·魏知古傳》:「今風教頹替日益甚,府藏空屈,人力勞敝,營作無厓,吏員寖增。 」
姓。如明代有厓成。
動張目怒視。《漢書·卷八一·孔光傳》:「所欲搏擊,輒為草,以太后指風光令上之,厓眥莫不誅傷。」
康熙字典解釋
厓【子集下】【廠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五佳切《集韻》《韻會》宜佳切,??音崖。《說文》山邊也。從廠,圭聲。《韻會》或作崖,今山崖字皆作崖。
又《爾雅·釋丘》望厓灑而高。《疏》厓,水邊也。《玉篇》或作涯。
又《韻會》珠厓,郡名。漢武帝置地居海中,厓岸出珠,故曰珠厓。《前漢·武帝紀》珠崖,亦作珠厓。
又借作睚。《前漢·孔光傳》厓眥莫不誅傷。《註》師古曰:厓音崖。
又《集韻》魚羈切,音宜。義同。《揚雄·甘泉賦》樵蒸焜上,配藜四施。北爌幽都,南煬丹厓。
又牛懈切,音??。同睚,目際也。一曰怒視。或作??????。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厓【卷九】【廠部】
山邊也。從廠圭聲。五佳切
說文解字注
(厓)山邊也。高邊則曰崖。從廠。圭聲。五佳切。十六部。
厓字組詞
厓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厓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