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校的讀音 參校的意思
參校 參校,指參照比較;參照校勘。語出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音辭》:“共以帝王都邑,參校方俗,考覈古今,為之折衷。”
- 參
- 校
“參校”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ān jiào]
- 漢字注音:
- ㄘㄢ ㄐㄧㄠˋ
- 簡繁字形:
- 參校
- 是否常用:
- 是
“參校”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參校 cānjiào
(1) [proofread;revise a book]∶參與校訂
(2) [proofread by referring to each other]∶參照同名的另一種版本校訂某一部書
辭典解釋
參校 cān jiào ㄘㄢ ㄐㄧㄠˋ 參考其他資料以校勘、訂正。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共以帝王都邑,參校方俗,考核古今,為之折衷。」
《宋史.卷一五八.選舉志四》:「削去重復,補其關漏,參校詳議。」
網絡解釋
參校
參校,指參照比較;參照校勘。語出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音辭》:“共以帝王都邑,參校方俗,考覈古今,為之折衷。”
“參校”的單字解釋
【參】:[cān]1.加入在內:參加。參與。參政。參賽。參議。2.相間,夾雜:參雜。參半。3.檢驗,用其他有關材料來研究,考證某事物:參考。參照。參省(xǐng)(檢驗省察)。參看。參閱。參檢。4.探究,領悟:參悟。參透。參破。參禪。5.舊指下級進見上級:參見。參拜。6.彈劾,向皇帝告狀:參奏。參劾。參革。[shēn]1.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參商(“參星”和“商星”,此出則彼沒,兩不相見;喻親友隔離不得相見或彼此對立不和睦)。參辰卯酉(“辰星”即商星,參星酉時現于西方,辰星卯時出于東方;喻互不相關或勢不兩立)。2.中藥名:人參。黨參。[cēn]〔參差(cī)〕長短不齊,如“參差(cī)不齊”、“參差(cī)錯落”。[sān]古同“叁”,三的大寫。
【校】:[xiào]1.學校。2.軍銜名。校官。在將之下,尉之上。[jiào]1.查對;訂正:校對。2.對抗;較量:校場。
“參校”的相關詞語
“參校”造句
我不過是一個小參校,不是長官。
本書以耕書屋刊本為底本,以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本參校。
聊以余日,試推其旨,參校舊器,及古夾鐘玉律,更制新尺,以證分毫,制為四器,名之為通[造 句 網]。
仍盡取其書,參校太史有無,以補遺闕。
僧垣乃參校徵效者為《集驗方》十二卷,又撰《行記》三卷,行于世。
宋人又另覓得隸古定字體之本子,以相參校,乃有古、今二種字體之偽《古文尚書》。
我旁邊的這位也是你們的副參校,公孫百。
這些正史大都由后世官方修訂,其修訂過程中參校當朝史官記錄。
電紙書收入“二十四史”等被指侵權;漢王稱版權由國學網得到;國學網稱曾參校中華版本。
詔以昭素、瑩、昭吉所獻新歷,遣內臣沈元應集本監官屬、學生參校測驗,考其疏密。
* 參校的讀音是:cān jiào,參校的意思:參校 參校,指參照比較;參照校勘。語出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音辭》:“共以帝王都邑,參校方俗,考覈古今,為之折衷。”
基本解釋
參校 cānjiào
(1) [proofread;revise a book]∶參與校訂
(2) [proofread by referring to each other]∶參照同名的另一種版本校訂某一部書
辭典解釋
參校 cān jiào ㄘㄢ ㄐㄧㄠˋ參考其他資料以校勘、訂正。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共以帝王都邑,參校方俗,考核古今,為之折衷。」
《宋史.卷一五八.選舉志四》:「削去重復,補其關漏,參校詳議。」
參校
參校,指參照比較;參照校勘。語出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音辭》:“共以帝王都邑,參校方俗,考覈古今,為之折衷。”
【參】:[cān]1.加入在內:參加。參與。參政。參賽。參議。2.相間,夾雜:參雜。參半。3.檢驗,用其他有關材料來研究,考證某事物:參考。參照。參省(xǐng)(檢驗省察)。參看。參閱。參檢。4.探究,領悟:參悟。參透。參破。參禪。5.舊指下級進見上級:參見。參拜。6.彈劾,向皇帝告狀:參奏。參劾。參革。[shēn]1.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參商(“參星”和“商星”,此出則彼沒,兩不相見;喻親友隔離不得相見或彼此對立不和睦)。參辰卯酉(“辰星”即商星,參星酉時現于西方,辰星卯時出于東方;喻互不相關或勢不兩立)。2.中藥名:人參。黨參。[cēn]〔參差(cī)〕長短不齊,如“參差(cī)不齊”、“參差(cī)錯落”。[sān]古同“叁”,三的大寫。
【校】:[xiào]1.學校。2.軍銜名。校官。在將之下,尉之上。[jiào]1.查對;訂正:校對。2.對抗;較量:校場。
我不過是一個小參校,不是長官。
本書以耕書屋刊本為底本,以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本參校。
聊以余日,試推其旨,參校舊器,及古夾鐘玉律,更制新尺,以證分毫,制為四器,名之為通[造 句 網]。
仍盡取其書,參校太史有無,以補遺闕。
僧垣乃參校徵效者為《集驗方》十二卷,又撰《行記》三卷,行于世。
宋人又另覓得隸古定字體之本子,以相參校,乃有古、今二種字體之偽《古文尚書》。
我旁邊的這位也是你們的副參校,公孫百。
這些正史大都由后世官方修訂,其修訂過程中參校當朝史官記錄。
電紙書收入“二十四史”等被指侵權;漢王稱版權由國學網得到;國學網稱曾參校中華版本。
詔以昭素、瑩、昭吉所獻新歷,遣內臣沈元應集本監官屬、學生參校測驗,考其疏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