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凡的讀音 發凡的意思
發凡 發凡,指揭示全書或某一學科的要旨。 語出晉·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序》:“其發凡以言例,皆經國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書之舊章。”
- 發
- 凡
“發凡”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ā fán]
- 漢字注音:
- ㄈㄚ ㄈㄢˊ
- 簡繁字形:
- 發凡
- 是否常用:
- 是
“發凡”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發凡 fāfán
[introduction to a book (subject)] 揭示全書或某一學科的要旨
其發凡以言例,皆經國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書之舊章。——杜預《左氏春秋傳序》
辭典解釋
發凡 fā fán ㄈㄚ ㄈㄢˊ 闡發全書要旨,摘舉書中大意。
晉.杜預〈春秋左氏傳序〉:「其發凡以言例,皆經國之常制。」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按春秋經傳,舉例發凡。」
網絡解釋
發凡
發凡,指揭示全書或某一學科的要旨。
語出晉·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序》:“其發凡以言例,皆經國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書之舊章。”
“發凡”的單字解釋
【發】:[fā]1.送出;交付:發貨。分發。印發。發了一封信。2.發射:發炮。百發百中。3.產生;發生:發芽。發電。發水。發病。4.表達:發表。發布。發誓。發言。發議論。5.擴大;開展:發展。發揚。發育。6.因得到大量財物而興旺:發家。暴發戶。他這兩年跑買賣可發了。7.食物等因發酵或水浸而膨脹:面發了。發海參。8.放散;散開:發散。揮發。蒸發。9.揭露;打開:發現。揭發。發掘。10.姓。[fà]頭發:毛發。須發。白發。假發。理發。
【凡】:1.平凡:凡庸。自命不凡。2.宗教迷信和神話中稱人世間:思凡。下凡。3.姓。4.凡是:凡年滿十八歲公民都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5.總共:不知凡幾。全書凡二十卷。6.大概;要略:大凡。發凡。7.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4”。見〖工尺〗。
“發凡”的相關成語
“發凡”的相關詞語
“發凡”造句
作者在緒論中發凡起例,要言不煩。
在這舉例發凡的大草原上,放馬馳騁,可以盡情領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好風光。
詞典之類,書前必有舉例發凡加以概括說明。
著書立說,發凡起例,必須周密考慮,不可草率。
他發凡舉要地給我們講了什么是公益事業.
先生前雖有《殷周禮樂器考略》一文發凡起例,但嫌過于簡略,故自1933年起,以8年之力,昕夕耕耘。
陳林來到街頭,街上熱繞發凡,不時的出現吆喝聲,買燒餅了,燒餅,武大郎燒餅。
是書認定周易為敘古史書,乾坤兩卦為序論,發凡起例,標定“元亨利貞”。
發凡起例,示文質相因之教;篳路藍縷,習中西兼蓄之學。
從發凡起例這個意義講,《詹言》當是一部于書學美學方面具有拓荒性的著作。
* 發凡的讀音是:fā fán,發凡的意思:發凡 發凡,指揭示全書或某一學科的要旨。 語出晉·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序》:“其發凡以言例,皆經國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書之舊章。”
基本解釋
發凡 fāfán
[introduction to a book (subject)] 揭示全書或某一學科的要旨
其發凡以言例,皆經國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書之舊章。——杜預《左氏春秋傳序》
辭典解釋
發凡 fā fán ㄈㄚ ㄈㄢˊ闡發全書要旨,摘舉書中大意。
晉.杜預〈春秋左氏傳序〉:「其發凡以言例,皆經國之常制。」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按春秋經傳,舉例發凡。」
發凡
發凡,指揭示全書或某一學科的要旨。語出晉·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序》:“其發凡以言例,皆經國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書之舊章。”

【發】:[fā]1.送出;交付:發貨。分發。印發。發了一封信。2.發射:發炮。百發百中。3.產生;發生:發芽。發電。發水。發病。4.表達:發表。發布。發誓。發言。發議論。5.擴大;開展:發展。發揚。發育。6.因得到大量財物而興旺:發家。暴發戶。他這兩年跑買賣可發了。7.食物等因發酵或水浸而膨脹:面發了。發海參。8.放散;散開:發散。揮發。蒸發。9.揭露;打開:發現。揭發。發掘。10.姓。[fà]頭發:毛發。須發。白發。假發。理發。
【凡】:1.平凡:凡庸。自命不凡。2.宗教迷信和神話中稱人世間:思凡。下凡。3.姓。4.凡是:凡年滿十八歲公民都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5.總共:不知凡幾。全書凡二十卷。6.大概;要略:大凡。發凡。7.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4”。見〖工尺〗。
作者在緒論中發凡起例,要言不煩。
在這舉例發凡的大草原上,放馬馳騁,可以盡情領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好風光。
詞典之類,書前必有舉例發凡加以概括說明。
著書立說,發凡起例,必須周密考慮,不可草率。
他發凡舉要地給我們講了什么是公益事業.
先生前雖有《殷周禮樂器考略》一文發凡起例,但嫌過于簡略,故自1933年起,以8年之力,昕夕耕耘。
陳林來到街頭,街上熱繞發凡,不時的出現吆喝聲,買燒餅了,燒餅,武大郎燒餅。
是書認定周易為敘古史書,乾坤兩卦為序論,發凡起例,標定“元亨利貞”。
發凡起例,示文質相因之教;篳路藍縷,習中西兼蓄之學。
從發凡起例這個意義講,《詹言》當是一部于書學美學方面具有拓荒性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