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丞相的讀音 右丞相的意思
右丞相 古代官職,丞相之一。自漢至金有尚書左丞、尚書右丞。南宋孝宗時改左右仆射為左右丞相。元及明初有中書右丞、中書左丞(元先右,明先左)。又清末新設和部及民國袁世凱統治時期亦置右丞。從歷史上看,基本上右丞相的官職大于左丞相,但也有例外。
- 右
- 丞
- 相
“右丞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òu chéng xiàng]
- 漢字注音:
- ㄧㄡˋ ㄔㄥˊ ㄒㄧㄤ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右丞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右丞相 yòuchéngxiàng
[one of prime minsters] 丞相之一。南宋孝宗時改左右仆射為左右丞相
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宋·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網絡解釋
右丞相
古代官職,丞相之一。自漢至金有尚書左丞、尚書右丞。南宋孝宗時改左右仆射為左右丞相。元及明初有中書右丞、中書左丞(元先右,明先左)。又清末新設和部及民國袁世凱統治時期亦置右丞。從歷史上看,基本上右丞相的官職大于左丞相,但也有例外。
“右丞相”的單字解釋
【右】:1.方位詞。面向南時靠西的一邊(跟“左”相對,下2.同):右方。右手。靠右走。3.方位詞。西:山右(太行山以西的地方,過去也專指山西省)。4.上15.(古人以右為尊):無出其右。6.崇尚:右文。7.保守的;反動的:右派。右傾。8.同“佑”。9.姓。
【丞】:古代幫助帝王或主要官員辦事的官吏:丞相。府丞。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識。相距太遠。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動作:實不相瞞。好言相勸。3.姓。4.親自觀看(是不是合心意):相親。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長相。聰明相。可憐相。狼狽相。2.物體的外觀: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態: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電路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發電機有三個繞組,每個繞組叫做一相。6.相態。7.觀察事物的外表,判斷其優劣:相馬。8.姓。9.輔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國家的官名,相當于中央政府的部長。12.舊時指幫助主人接待賓客的人:儐相。
“右丞相”的相關詞語
* 右丞相的讀音是:yòu chéng xiàng,右丞相的意思:右丞相 古代官職,丞相之一。自漢至金有尚書左丞、尚書右丞。南宋孝宗時改左右仆射為左右丞相。元及明初有中書右丞、中書左丞(元先右,明先左)。又清末新設和部及民國袁世凱統治時期亦置右丞。從歷史上看,基本上右丞相的官職大于左丞相,但也有例外。
基本解釋
右丞相 yòuchéngxiàng
[one of prime minsters] 丞相之一。南宋孝宗時改左右仆射為左右丞相
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宋·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右丞相
古代官職,丞相之一。自漢至金有尚書左丞、尚書右丞。南宋孝宗時改左右仆射為左右丞相。元及明初有中書右丞、中書左丞(元先右,明先左)。又清末新設和部及民國袁世凱統治時期亦置右丞。從歷史上看,基本上右丞相的官職大于左丞相,但也有例外。
【右】:1.方位詞。面向南時靠西的一邊(跟“左”相對,下2.同):右方。右手。靠右走。3.方位詞。西:山右(太行山以西的地方,過去也專指山西省)。4.上15.(古人以右為尊):無出其右。6.崇尚:右文。7.保守的;反動的:右派。右傾。8.同“佑”。9.姓。
【丞】:古代幫助帝王或主要官員辦事的官吏:丞相。府丞。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識。相距太遠。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動作:實不相瞞。好言相勸。3.姓。4.親自觀看(是不是合心意):相親。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長相。聰明相。可憐相。狼狽相。2.物體的外觀: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態: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電路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發電機有三個繞組,每個繞組叫做一相。6.相態。7.觀察事物的外表,判斷其優劣:相馬。8.姓。9.輔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國家的官名,相當于中央政府的部長。12.舊時指幫助主人接待賓客的人:儐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