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僉都御史的讀音 右僉都御史的意思
右僉都御史 右僉都御史是官名。明代都察院置左右僉都御史,略次于左右副御史。出自清·張廷玉《明史》。爾巡撫登萊等處地方備兵防海贊理征東軍務兼管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袁可立,清任以和,直方而大 。
- 右
- 僉
- 都
- 御
- 史
“右僉都御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òu qiān dū yù shǐ]
- 漢字注音:
- ㄧㄡˋ ㄑㄧㄢ ㄉㄨ ㄩˋ ㄕˇ
- 簡繁字形:
- 右僉都御史
- 是否常用:
- 是
“右僉都御史”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右僉都御史 yòuqiāndūyùshǐ
[official] 官名。明代都察院置左右僉都御史,略次于左右副御史。參見“右都御史”條
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十府。——清· 張廷玉《明史》
召為南京右僉都御。
網絡解釋
右僉都御史
右僉都御史是官名。明代都察院置左右僉都御史,略次于左右副御史。出自清·張廷玉《明史》。爾巡撫登萊等處地方備兵防海贊理征東軍務兼管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袁可立,清任以和,直方而大 。
“右僉都御史”的單字解釋
【右】:1.方位詞。面向南時靠西的一邊(跟“左”相對,下2.同):右方。右手。靠右走。3.方位詞。西:山右(太行山以西的地方,過去也專指山西省)。4.上15.(古人以右為尊):無出其右。6.崇尚:右文。7.保守的;反動的:右派。右傾。8.同“佑”。9.姓。
【僉】:1.文言副詞。都。2.眾人的:甚副~望。
【都】:[dōu]1.表示總括,除疑問句外,所總括的成分放在“都”前:全家都搞文藝工作。他無論干什么都很帶勁兒。2.跟“是”字合用,說明理由:都是你磨蹭,要不我也不會遲到。都是昨天這場雨,害得我們耽誤了一天工。3.表示“甚至”:你待我比親姐姐都好。今天一點兒都不冷。一動都不動。4.表示“已經”:飯都涼了,快吃吧。[dū]1.首都:建都。2.大城市,也指以盛產某種東西而聞名的城市:都市。通都大邑。瓷都。煤都。3.舊時某些地區縣與鄉之間的一級行政區劃。4.姓。
【御】:1.駕馭車馬;趕車:御者。2.封建社會指上級對下級的管理或支配:御下。御眾。3.封建社會指與皇帝有關的:御賜。御前。告御狀。4.抵擋:防御。御寒。御敵。
【史】:1.歷史:史學。近代史。世界史。有史以來。2.古代掌管記載史實的官。3.古代圖書四部分類法(經史子集)中的第二類:史書。史部。4.姓。
“右僉都御史”的相關詞語
* 右僉都御史的讀音是:yòu qiān dū yù shǐ,右僉都御史的意思:右僉都御史 右僉都御史是官名。明代都察院置左右僉都御史,略次于左右副御史。出自清·張廷玉《明史》。爾巡撫登萊等處地方備兵防海贊理征東軍務兼管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袁可立,清任以和,直方而大 。
基本解釋
右僉都御史 yòuqiāndūyùshǐ
[official] 官名。明代都察院置左右僉都御史,略次于左右副御史。參見“右都御史”條
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十府。——清· 張廷玉《明史》
召為南京右僉都御。
右僉都御史
右僉都御史是官名。明代都察院置左右僉都御史,略次于左右副御史。出自清·張廷玉《明史》。爾巡撫登萊等處地方備兵防海贊理征東軍務兼管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袁可立,清任以和,直方而大 。
【右】:1.方位詞。面向南時靠西的一邊(跟“左”相對,下2.同):右方。右手。靠右走。3.方位詞。西:山右(太行山以西的地方,過去也專指山西省)。4.上15.(古人以右為尊):無出其右。6.崇尚:右文。7.保守的;反動的:右派。右傾。8.同“佑”。9.姓。
【僉】:1.文言副詞。都。2.眾人的:甚副~望。
【都】:[dōu]1.表示總括,除疑問句外,所總括的成分放在“都”前:全家都搞文藝工作。他無論干什么都很帶勁兒。2.跟“是”字合用,說明理由:都是你磨蹭,要不我也不會遲到。都是昨天這場雨,害得我們耽誤了一天工。3.表示“甚至”:你待我比親姐姐都好。今天一點兒都不冷。一動都不動。4.表示“已經”:飯都涼了,快吃吧。[dū]1.首都:建都。2.大城市,也指以盛產某種東西而聞名的城市:都市。通都大邑。瓷都。煤都。3.舊時某些地區縣與鄉之間的一級行政區劃。4.姓。
【御】:1.駕馭車馬;趕車:御者。2.封建社會指上級對下級的管理或支配:御下。御眾。3.封建社會指與皇帝有關的:御賜。御前。告御狀。4.抵擋:防御。御寒。御敵。
【史】:1.歷史:史學。近代史。世界史。有史以來。2.古代掌管記載史實的官。3.古代圖書四部分類法(經史子集)中的第二類:史書。史部。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