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周南的讀音 周南的意思

    1.《詩.國風》之一。后人認為《周南》所收大抵為今陜西﹑河南﹑湖北之交的民歌,頌揚周德化及南方。漢以后被作為詩教的典范。 2.代稱周公。因成周以南之地為周公旦的采邑,故稱。 3.地名。指成周(今河南洛陽)以南。《韓非子.說林下》:"周南之戰,公孫喜死焉。"一說即洛陽。參閱《史記.太史公自序》裴骃集解引徐廣注。 4.《史記.太史公自序》:"是歲天子始建漢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滯周南不得與從事。"后因以"周南"為滯留某地而毫無建樹之典。
    • zhōu
    • nán

    “周南”的讀音

    拼音讀音
    [zhōu nán]
    漢字注音:
    ㄓㄡ ㄋㄢˊ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周南”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詩.國風》之一。后人認為《周南》所收大抵為今陜西﹑河南﹑湖北之交的民歌,頌揚周德化及南方。漢以后被作為詩教的典范。 2.代稱周公。因成周以南之地為周公旦的采邑,故稱。 3.地名。指成周(今河南洛陽)以南。《韓非子.說林下》:"周南之戰,公孫喜死焉。"一說即洛陽。參閱《史記.太史公自序》裴骃集解引徐廣注。 4.《史記.太史公自序》:"是歲天子始建漢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滯周南不得與從事。"后因以"周南"為滯留某地而毫無建樹之典。

    辭典解釋

    周南  zhōu nán  ㄓㄡ ㄋㄢˊ  

    《詩經》十五國風之一,周朝時采自舊周地的民間歌謠,多中正和平之音,歷來皆被視為正風的典型。

    網絡解釋

    “周南”的單字解釋

    】:1.周圍;圓形的外圍:四周。圓周。繞地球一周。2.環繞;繞一圈:周而復始。3.普遍;整個;全:眾所周知。周天。周身。4.時間的一輪;特指一個星期:周期。一周。5.完備:招待不周。計劃周密。6.接濟;救濟:周濟。周急。7.朝代名。1.(約前1046—前256)。周武王滅商后建立。從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史稱西周。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西),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滅,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2.北朝之一(557—581)。宇文覺滅西魏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國號周,史稱北周。為隋所滅。3.五代之一(951—960)。郭威滅后漢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周,史稱后周。為北宋所滅。8.古又同“中(zhōng)”:不周于用(不中用)。
    】:[nán]1.方向。清晨面向太陽時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指南針。南方。2.指中國南方:南貨。南味。[nā]〔南無〕梵語音譯詞。佛教用語。表示尊敬或皈依:南阿彌陀佛。無(mó)。

    “周南”的相關詞語

    * 周南的讀音是:zhōu nán,周南的意思: 1.《詩.國風》之一。后人認為《周南》所收大抵為今陜西﹑河南﹑湖北之交的民歌,頌揚周德化及南方。漢以后被作為詩教的典范。 2.代稱周公。因成周以南之地為周公旦的采邑,故稱。 3.地名。指成周(今河南洛陽)以南。《韓非子.說林下》:"周南之戰,公孫喜死焉。"一說即洛陽。參閱《史記.太史公自序》裴骃集解引徐廣注。 4.《史記.太史公自序》:"是歲天子始建漢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滯周南不得與從事。"后因以"周南"為滯留某地而毫無建樹之典。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