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張程朱的讀音 周張程朱的意思
周張程朱 zhōu zhānɡ chénɡ zhū 1.宋代濂關洛閩四派理學家周敦頤﹑張載﹑二程(程顥﹑程頤)﹑朱熹的合稱。
- 周
- 張
- 程
- 朱
“周張程朱”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ōu zhāng chéng zhū]
- 漢字注音:
- ㄓㄡ ㄓㄤ ㄔㄥˊ ㄓㄨ
- 簡繁字形:
- 周張程朱
- 是否常用:
- 否
“周張程朱”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宋代濂關洛閩四派理學家周敦頤﹑張載﹑二程(程顥﹑程頤)﹑朱熹的合稱。
網絡解釋
周張程朱
zhōu zhānɡ chénɡ zhū
1.宋代濂關洛閩四派理學家周敦頤﹑張載﹑二程(程顥﹑程頤)﹑朱熹的合稱。
“周張程朱”的單字解釋
【周】:1.周圍;圓形的外圍:四周。圓周。繞地球一周。2.環繞;繞一圈:周而復始。3.普遍;整個;全:眾所周知。周天。周身。4.時間的一輪;特指一個星期:周期。一周。5.完備:招待不周。計劃周密。6.接濟;救濟:周濟。周急。7.朝代名。1.(約前1046—前256)。周武王滅商后建立。從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史稱西周。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西),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滅,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2.北朝之一(557—581)。宇文覺滅西魏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國號周,史稱北周。為隋所滅。3.五代之一(951—960)。郭威滅后漢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周,史稱后周。為北宋所滅。8.古又同“中(zhōng)”:不周于用(不中用)。
【張】:同“張”。
【程】:1.規章;法式:章程。程式。2.道路;路段:登程。送了一程又一程。3.行進的距離:射程。里程。4.次序:議程。日程。5.度量;計量:計日程功。
【朱】:[zhū]1.紅色:朱紅。朱批。朱筆。朱文(印章上的陽文)。朱門(紅漆大門,舊時指豪富人家)。2.礦物名:朱砂(無機化合物,中醫用于鎮靜劑。亦稱“辰砂”、“丹砂”)。朱墨。3.姓。[shú]〔朱提(shí)〕古地名。漢武帝時置縣,治所在今云南省?昭通縣境。后立為郡。
“周張程朱”的相關詞語
* 周張程朱的讀音是:zhōu zhāng chéng zhū,周張程朱的意思:周張程朱 zhōu zhānɡ chénɡ zhū 1.宋代濂關洛閩四派理學家周敦頤﹑張載﹑二程(程顥﹑程頤)﹑朱熹的合稱。
基本解釋
宋代濂關洛閩四派理學家周敦頤﹑張載﹑二程(程顥﹑程頤)﹑朱熹的合稱。周張程朱
zhōu zhānɡ chénɡ zhū1.宋代濂關洛閩四派理學家周敦頤﹑張載﹑二程(程顥﹑程頤)﹑朱熹的合稱。
【周】:1.周圍;圓形的外圍:四周。圓周。繞地球一周。2.環繞;繞一圈:周而復始。3.普遍;整個;全:眾所周知。周天。周身。4.時間的一輪;特指一個星期:周期。一周。5.完備:招待不周。計劃周密。6.接濟;救濟:周濟。周急。7.朝代名。1.(約前1046—前256)。周武王滅商后建立。從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史稱西周。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西),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滅,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2.北朝之一(557—581)。宇文覺滅西魏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國號周,史稱北周。為隋所滅。3.五代之一(951—960)。郭威滅后漢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周,史稱后周。為北宋所滅。8.古又同“中(zhōng)”:不周于用(不中用)。
【張】:同“張”。
【程】:1.規章;法式:章程。程式。2.道路;路段:登程。送了一程又一程。3.行進的距離:射程。里程。4.次序:議程。日程。5.度量;計量:計日程功。
【朱】:[zhū]1.紅色:朱紅。朱批。朱筆。朱文(印章上的陽文)。朱門(紅漆大門,舊時指豪富人家)。2.礦物名:朱砂(無機化合物,中醫用于鎮靜劑。亦稱“辰砂”、“丹砂”)。朱墨。3.姓。[shú]〔朱提(shí)〕古地名。漢武帝時置縣,治所在今云南省?昭通縣境。后立為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