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樹人的讀音 周樹人的意思
辭典解釋周樹人 zhōu shù rén 人名。(西元1881~1936)?字豫才,筆名魯迅,浙江紹興人。曾到日本學醫,后致力文學,享譽文壇,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學、師范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等校。著有《阿Q正傳》、《吶喊》、《徬徨》、《中國小說史略》等。 英語 Zhou Shuren, the real name of author Lu Xun 魯迅|魯迅法語 Zhou Shuren
- 周
- 樹
- 人
“周樹人”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ōu shù rén]
- 漢字注音:
- ㄓㄡ ㄕㄨˋ ㄖㄣˊ
- 簡繁字形:
- 周樹人
- 是否常用:
- 否
“周樹人”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周樹人 zhōu shù rén ㄓㄡ ㄕㄨˋ ㄖㄣˊ 人名。(西元1881~1936)?字豫才,筆名魯迅,浙江紹興人。曾到日本學醫,后致力文學,享譽文壇,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學、師范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等校。著有《阿Q正傳》、《吶喊》、《徬徨》、《中國小說史略》等。
英語 Zhou Shuren, the real name of author Lu Xun 魯迅|魯迅
法語 Zhou Shuren
網絡解釋
“周樹人”的單字解釋
【周】:1.周圍;圓形的外圍:四周。圓周。繞地球一周。2.環繞;繞一圈:周而復始。3.普遍;整個;全:眾所周知。周天。周身。4.時間的一輪;特指一個星期:周期。一周。5.完備:招待不周。計劃周密。6.接濟;救濟:周濟。周急。7.朝代名。1.(約前1046—前256)。周武王滅商后建立。從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史稱西周。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西),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滅,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2.北朝之一(557—581)。宇文覺滅西魏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國號周,史稱北周。為隋所滅。3.五代之一(951—960)。郭威滅后漢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周,史稱后周。為北宋所滅。8.古又同“中(zhōng)”:不周于用(不中用)。
【樹】:1.木本植物的總稱:“植物園種了各種各樣的樹。”2.門屏。《禮記?郊特牲》:“臺門而旅樹。”鄭玄?注:“屏謂之樹。樹所以蔽行道。”3.種植﹑栽培:“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呂氏春秋?士容論?任地》:“日至,苦菜死而資生,而樹麻與菽。”4.建立。《書經?泰誓下》:“樹德務滋,除惡務本。”唐?李白《與賈少公書》:“白不樹矯抗之跡,恥振元邈之風。”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人。女人。人們。人類。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冊。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長大成人。4.指某種人:工人。軍人。主人。介紹人。5.別人:人云亦云。待人誠懇。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人。這個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實。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人不大舒服。送到醫院人已經昏迷過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人。9.(Rén)姓。
“周樹人”的相關詞語
* 周樹人的讀音是:zhōu shù rén,周樹人的意思:辭典解釋周樹人 zhōu shù rén 人名。(西元1881~1936)?字豫才,筆名魯迅,浙江紹興人。曾到日本學醫,后致力文學,享譽文壇,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學、師范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等校。著有《阿Q正傳》、《吶喊》、《徬徨》、《中國小說史略》等。 英語 Zhou Shuren, the real name of author Lu Xun 魯迅|魯迅法語 Zhou Shuren
辭典解釋
周樹人 zhōu shù rén ㄓㄡ ㄕㄨˋ ㄖㄣˊ人名。(西元1881~1936)?字豫才,筆名魯迅,浙江紹興人。曾到日本學醫,后致力文學,享譽文壇,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學、師范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等校。著有《阿Q正傳》、《吶喊》、《徬徨》、《中國小說史略》等。
英語 Zhou Shuren, the real name of author Lu Xun 魯迅|魯迅
法語 Zhou Shuren
【周】:1.周圍;圓形的外圍:四周。圓周。繞地球一周。2.環繞;繞一圈:周而復始。3.普遍;整個;全:眾所周知。周天。周身。4.時間的一輪;特指一個星期:周期。一周。5.完備:招待不周。計劃周密。6.接濟;救濟:周濟。周急。7.朝代名。1.(約前1046—前256)。周武王滅商后建立。從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史稱西周。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西),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滅,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2.北朝之一(557—581)。宇文覺滅西魏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國號周,史稱北周。為隋所滅。3.五代之一(951—960)。郭威滅后漢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周,史稱后周。為北宋所滅。8.古又同“中(zhōng)”:不周于用(不中用)。
【樹】:1.木本植物的總稱:“植物園種了各種各樣的樹。”2.門屏。《禮記?郊特牲》:“臺門而旅樹。”鄭玄?注:“屏謂之樹。樹所以蔽行道。”3.種植﹑栽培:“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呂氏春秋?士容論?任地》:“日至,苦菜死而資生,而樹麻與菽。”4.建立。《書經?泰誓下》:“樹德務滋,除惡務本。”唐?李白《與賈少公書》:“白不樹矯抗之跡,恥振元邈之風。”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人。女人。人們。人類。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冊。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長大成人。4.指某種人:工人。軍人。主人。介紹人。5.別人:人云亦云。待人誠懇。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人。這個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實。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人不大舒服。送到醫院人已經昏迷過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人。9.(Ré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