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周瑜的讀音 周瑜的意思

    周瑜 (東漢末年名將)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合肥市舒縣)人。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身體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追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軍與劉備聯合,于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僅36歲。 在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孫權稱贊周瑜有“王佐之資",范成大譽之為“世間豪杰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宋徽宗時,追尊其為平虜伯,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 zhōu

    “周瑜”的讀音

    拼音讀音
    [zhōu yú]
    漢字注音:
    ㄓㄡ ㄩˊ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周瑜”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周瑜 Zhōu Yú

    [Zhou Yu(Chou Yü)] (175—210) 中國三國時吳國名將。廬江舒(今安徽舒城)人。字公瑾。208年曹操占荊州后,統水陸兩軍數十萬,試圖南下,一舉擊滅東吳。瑜與魯肅審時度勢,指出曹操冒險用兵四患,并親率吳軍與劉備聯軍,大破曹操于赤壁

    辭典解釋

    周瑜  zhōu yú  ㄓㄡ ㄩˊ  

    人名。(西元175~210)?字公瑾,漢末舒(今安徽省廬江縣)?人。有文武才,輔佐孫策平定江東,為吳水軍都督,敗曹操于赤壁,拜前將軍,領南郡太守。
    也稱為「周郎」、「周公瑾」。

    英語 Zhou Yu or Chou Yü (175-210)?, famous general of the southern Wu kingdom and victor of the battle of Redcliff, in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absolutely no match for Zhuge Liang

    法語 Zhou Yu

    網絡解釋

    周瑜 (東漢末年名將)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合肥市舒縣)人。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身體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追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軍與劉備聯合,于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僅36歲。
    在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孫權稱贊周瑜有“王佐之資",范成大譽之為“世間豪杰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宋徽宗時,追尊其為平虜伯,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周瑜

    “周瑜”的單字解釋

    】:1.周圍;圓形的外圍:四周。圓周。繞地球一周。2.環繞;繞一圈:周而復始。3.普遍;整個;全:眾所周知。周天。周身。4.時間的一輪;特指一個星期:周期。一周。5.完備:招待不周。計劃周密。6.接濟;救濟:周濟。周急。7.朝代名。1.(約前1046—前256)。周武王滅商后建立。從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建都鎬京(今陜西西安),史稱西周。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西),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滅,史稱東周。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2.北朝之一(557—581)。宇文覺滅西魏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國號周,史稱北周。為隋所滅。3.五代之一(951—960)。郭威滅后漢后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國號周,史稱后周。為北宋所滅。8.古又同“中(zhōng)”:不周于用(不中用)。
    】:1.美玉。2.玉的光彩,比喻優點:瑕不掩瑜。瑕瑜互見。3.姓。

    “周瑜”的相關成語

    “周瑜”的相關詞語

    “周瑜”造句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孔明能說動周瑜,但未必能說過您。您爽朗的笑聲證明一點:您是個樂天派,您肯定是個健康長壽的人。

    周瑜陷落計中,讓諸葛亮實現了草船借箭的計謀。

    沒有魯肅的慷慨解囊來資助周瑜的話,他肯定是無法建立一支屬于自己的武裝的。

    盡管周瑜用盡心機,但諸葛亮還是棋高一著,借來“東風”,才使火燒赤壁計策得以實現。

    周瑜是個風流倜儻的青年儒將。

    經過幾番與諸葛亮較量的失敗,周瑜已是智窮才盡了。

    赤壁一戰,曹操大敗而逃,周瑜乘勝追擊。

    赤壁之戰前夕,蔣干過江到東吳,想勸說周瑜投降曹操,周瑜虛與委蛇反教蔣干中了他的借刀殺人之計。

    周瑜正襟危坐的看著氣宇軒昂的諸葛亮彈奏曲子。

    * 周瑜的讀音是:zhōu yú,周瑜的意思:周瑜 (東漢末年名將)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合肥市舒縣)人。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身體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追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軍與劉備聯合,于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僅36歲。 在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孫權稱贊周瑜有“王佐之資",范成大譽之為“世間豪杰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宋徽宗時,追尊其為平虜伯,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