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蕀的讀音 商蕀的意思
商蕀 商蕀.草名。《爾雅.釋草》"髦,顛蕀"晉郭璞注:"細葉有刺,蔓生,一名商蕀。《廣雅》云:'女木也。'"《本草綱目》作"顛棘",謂即天門冬。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天虋冬》。 天門冬為多年生攀緣草本,全株無毛;花期5 ~7月,果期8月。一般在秋、冬季采挖,洗凈,除去須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熱除去外皮,洗凈,曬干備用。葉狀枝的形狀、大小有很大變化,但可以根據莖攀援有刺;葉狀枝一般每3枚成簇,扁平或稍呈銳三稜形;花梗較短;根的中部或末端具肉質膨大部分等特征,區別于其他種類。
- 商
- 蕀
“商蕀”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āng jí]
- 漢字注音:
- ㄕㄤ ㄐㄧ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商蕀”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草名。《爾雅.釋草》"髦,顛蕀"晉郭璞注:"細葉有刺,蔓生,一名商蕀。《廣雅》云:'女木也。'"《本草綱目》作"顛棘",謂即天門冬。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天虋冬》。
網絡解釋
商蕀
商蕀.草名。《爾雅.釋草》"髦,顛蕀"晉郭璞注:"細葉有刺,蔓生,一名商蕀。《廣雅》云:'女木也。'"《本草綱目》作"顛棘",謂即天門冬。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天虋冬》。 天門冬為多年生攀緣草本,全株無毛;花期5 ~7月,果期8月。一般在秋、冬季采挖,洗凈,除去須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熱除去外皮,洗凈,曬干備用。葉狀枝的形狀、大小有很大變化,但可以根據莖攀援有刺;葉狀枝一般每3枚成簇,扁平或稍呈銳三稜形;花梗較短;根的中部或末端具肉質膨大部分等特征,區別于其他種類。
“商蕀”的單字解釋
【商】:1.商量:協商。2.商業:經商。3.商人:行商。4.除法所得的結果:八除以二的商是四。5.朝代名(約前1600—前1046)。湯滅夏后建立。建都亳(bó,今河南商丘),國號商。以后多次遷都,至盤庚遷都殷(今河南安陽小屯一帶),故商朝又稱殷朝,也稱殷商。傳到紂,為周所滅。6.古代五音(宮、商、角、徵、羽)之一。相當于簡譜的“2”。
【蕀】:1.〔顛蕀〕一種攀援草本植物,即“天門冬”,中醫以塊根(天冬)入藥。2.〔蕀苑〕一種中藥草,即“遠志”。
“商蕀”的相關詞語
* 商蕀的讀音是:shāng jí,商蕀的意思:商蕀 商蕀.草名。《爾雅.釋草》"髦,顛蕀"晉郭璞注:"細葉有刺,蔓生,一名商蕀。《廣雅》云:'女木也。'"《本草綱目》作"顛棘",謂即天門冬。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天虋冬》。 天門冬為多年生攀緣草本,全株無毛;花期5 ~7月,果期8月。一般在秋、冬季采挖,洗凈,除去須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熱除去外皮,洗凈,曬干備用。葉狀枝的形狀、大小有很大變化,但可以根據莖攀援有刺;葉狀枝一般每3枚成簇,扁平或稍呈銳三稜形;花梗較短;根的中部或末端具肉質膨大部分等特征,區別于其他種類。
基本解釋
草名。《爾雅.釋草》"髦,顛蕀"晉郭璞注:"細葉有刺,蔓生,一名商蕀。《廣雅》云:'女木也。'"《本草綱目》作"顛棘",謂即天門冬。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天虋冬》。商蕀
商蕀.草名。《爾雅.釋草》"髦,顛蕀"晉郭璞注:"細葉有刺,蔓生,一名商蕀。《廣雅》云:'女木也。'"《本草綱目》作"顛棘",謂即天門冬。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天虋冬》。 天門冬為多年生攀緣草本,全株無毛;花期5 ~7月,果期8月。一般在秋、冬季采挖,洗凈,除去須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熱除去外皮,洗凈,曬干備用。葉狀枝的形狀、大小有很大變化,但可以根據莖攀援有刺;葉狀枝一般每3枚成簇,扁平或稍呈銳三稜形;花梗較短;根的中部或末端具肉質膨大部分等特征,區別于其他種類。【商】:1.商量:協商。2.商業:經商。3.商人:行商。4.除法所得的結果:八除以二的商是四。5.朝代名(約前1600—前1046)。湯滅夏后建立。建都亳(bó,今河南商丘),國號商。以后多次遷都,至盤庚遷都殷(今河南安陽小屯一帶),故商朝又稱殷朝,也稱殷商。傳到紂,為周所滅。6.古代五音(宮、商、角、徵、羽)之一。相當于簡譜的“2”。
【蕀】:1.〔顛蕀〕一種攀援草本植物,即“天門冬”,中醫以塊根(天冬)入藥。2.〔蕀苑〕一種中藥草,即“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