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部的讀音 商部的意思
商部 中國清朝官署名。清光緒二十九年七月十六日(1903年9月7日)置,掌商務及鐵路礦務等事。置尚書、侍郎、左右丞、參議等官,分保惠、平均、通藝、會計四司,各有郎中、員外郎、主事;另有司務所,設司務。光緒三十二年九月二十日(1906年11月6日),將工部并入商部,改稱農工商部。
- 商
- 部
“商部”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āng bù]
- 漢字注音:
- ㄕㄤ ㄅㄨ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商部”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清末中央政府成立的掌管通商及運輸等事務的部門。
網絡解釋
商部
中國清朝官署名。清光緒二十九年七月十六日(1903年9月7日)置,掌商務及鐵路礦務等事。置尚書、侍郎、左右丞、參議等官,分保惠、平均、通藝、會計四司,各有郎中、員外郎、主事;另有司務所,設司務。光緒三十二年九月二十日(1906年11月6日),將工部并入商部,改稱農工商部。
“商部”的單字解釋
【商】:1.商量:協商。2.商業:經商。3.商人:行商。4.除法所得的結果:八除以二的商是四。5.朝代名(約前1600—前1046)。湯滅夏后建立。建都亳(bó,今河南商丘),國號商。以后多次遷都,至盤庚遷都殷(今河南安陽小屯一帶),故商朝又稱殷朝,也稱殷商。傳到紂,為周所滅。6.古代五音(宮、商、角、徵、羽)之一。相當于簡譜的“2”。
【部】:1.部分;部位:內部。上部。胸部。局部。2.中央政府按業務劃分的單位(級別比局、廳高):外交部。商務部。3.一般機關企業按業務劃分的單位:編輯部。門市部。4.軍隊(連以上)等的領導機構或其所在地:連部。司令部。5.指部隊:率部突圍。6.統轄;統率:所部。部領。7.a)用于書籍、影片等:兩部字典。一部紀錄片。三部電視劇。b)用于機器或車輛:一部機器。兩部汽車。8.姓。
“商部”的相關詞語
* 商部的讀音是:shāng bù,商部的意思:商部 中國清朝官署名。清光緒二十九年七月十六日(1903年9月7日)置,掌商務及鐵路礦務等事。置尚書、侍郎、左右丞、參議等官,分保惠、平均、通藝、會計四司,各有郎中、員外郎、主事;另有司務所,設司務。光緒三十二年九月二十日(1906年11月6日),將工部并入商部,改稱農工商部。
基本解釋
清末中央政府成立的掌管通商及運輸等事務的部門。商部
中國清朝官署名。清光緒二十九年七月十六日(1903年9月7日)置,掌商務及鐵路礦務等事。置尚書、侍郎、左右丞、參議等官,分保惠、平均、通藝、會計四司,各有郎中、員外郎、主事;另有司務所,設司務。光緒三十二年九月二十日(1906年11月6日),將工部并入商部,改稱農工商部。【商】:1.商量:協商。2.商業:經商。3.商人:行商。4.除法所得的結果:八除以二的商是四。5.朝代名(約前1600—前1046)。湯滅夏后建立。建都亳(bó,今河南商丘),國號商。以后多次遷都,至盤庚遷都殷(今河南安陽小屯一帶),故商朝又稱殷朝,也稱殷商。傳到紂,為周所滅。6.古代五音(宮、商、角、徵、羽)之一。相當于簡譜的“2”。
【部】:1.部分;部位:內部。上部。胸部。局部。2.中央政府按業務劃分的單位(級別比局、廳高):外交部。商務部。3.一般機關企業按業務劃分的單位:編輯部。門市部。4.軍隊(連以上)等的領導機構或其所在地:連部。司令部。5.指部隊:率部突圍。6.統轄;統率:所部。部領。7.a)用于書籍、影片等:兩部字典。一部紀錄片。三部電視劇。b)用于機器或車輛:一部機器。兩部汽車。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