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手啓足的讀音 啓手啓足的意思
啟手啟足 qǐ shǒu qǐ zú 啟手啟足(啟手啟足) 語本《論語·泰伯》:“ 曾子 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 朱熹 集注:“ 曾子 平日,以為身體受于父母,不敢毀傷,故于此使弟子開其衾而視之。”后因以“啟手啟足”為善終的代稱。《晉書·陶侃傳》:“臣年垂八十,位極人臣,啟手啟足,當復何恨!”《周書·明帝紀》:“朕得啟手啟足,從先帝于地下,實無恨于心矣。”《北史·薛濬傳》:“既而創鉅釁深,不勝荼毒,啟手啟足,幸及全歸。”亦省作“ 啟手足 ”。 唐 白居易 《故滁州刺史贈刑部尚書滎陽鄭公墓志銘》:“逮啟手足,卒如其志。” 宋 蘇軾 《答孫志康書》:“藏之家笥,須不肖啟手足日,乃出之也。”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一》:“若幸啟手足,必當襚我以道服,瘞我于支提
- 啓
- 手
- 啓
- 足
“啓手啓足”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ǐ shǒu qǐ zú]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啟手啟足
- 是否常用:
- 否
“啓手啓足”的意思
基本解釋
網絡解釋
啟手啟足
qǐ shǒu qǐ zú 啟手啟足(啟手啟足)
語本《論語·泰伯》:“ 曾子 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 朱熹 集注:“ 曾子 平日,以為身體受于父母,不敢毀傷,故于此使弟子開其衾而視之。”后因以“啟手啟足”為善終的代稱。《晉書·陶侃傳》:“臣年垂八十,位極人臣,啟手啟足,當復何恨!”《周書·明帝紀》:“朕得啟手啟足,從先帝于地下,實無恨于心矣。”《北史·薛濬傳》:“既而創鉅釁深,不勝荼毒,啟手啟足,幸及全歸。”亦省作“ 啟手足 ”。 唐 白居易 《故滁州刺史贈刑部尚書滎陽鄭公墓志銘》:“逮啟手足,卒如其志。” 宋 蘇軾 《答孫志康書》:“藏之家笥,須不肖啟手足日,乃出之也。”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一》:“若幸啟手足,必當襚我以道服,瘞我于支提
“啓手啓足”的單字解釋
【啓】:同“啟”。
【手】:1.人體上肢前端能拿東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冊。手槍。3.拿著:人手一冊。4.做某種工作或有某種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機手。能手。選手。5.親手:手植。手書。6.指本領、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啓】:同“啟”。
【足】:1.腳;腿:足跡。足球。手舞足蹈。畫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狀像腿的支撐部分:鼎足。3.指足球運動:足壇。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為憑。微不足道。
“啓手啓足”的相關詞語
* 啓手啓足的讀音是:qǐ shǒu qǐ zú,啓手啓足的意思:啟手啟足 qǐ shǒu qǐ zú 啟手啟足(啟手啟足) 語本《論語·泰伯》:“ 曾子 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 朱熹 集注:“ 曾子 平日,以為身體受于父母,不敢毀傷,故于此使弟子開其衾而視之。”后因以“啟手啟足”為善終的代稱。《晉書·陶侃傳》:“臣年垂八十,位極人臣,啟手啟足,當復何恨!”《周書·明帝紀》:“朕得啟手啟足,從先帝于地下,實無恨于心矣。”《北史·薛濬傳》:“既而創鉅釁深,不勝荼毒,啟手啟足,幸及全歸。”亦省作“ 啟手足 ”。 唐 白居易 《故滁州刺史贈刑部尚書滎陽鄭公墓志銘》:“逮啟手足,卒如其志。” 宋 蘇軾 《答孫志康書》:“藏之家笥,須不肖啟手足日,乃出之也。”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一》:“若幸啟手足,必當襚我以道服,瘞我于支提
啟手啟足
qǐ shǒu qǐ zú 啟手啟足(啟手啟足)語本《論語·泰伯》:“ 曾子 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 朱熹 集注:“ 曾子 平日,以為身體受于父母,不敢毀傷,故于此使弟子開其衾而視之。”后因以“啟手啟足”為善終的代稱。《晉書·陶侃傳》:“臣年垂八十,位極人臣,啟手啟足,當復何恨!”《周書·明帝紀》:“朕得啟手啟足,從先帝于地下,實無恨于心矣。”《北史·薛濬傳》:“既而創鉅釁深,不勝荼毒,啟手啟足,幸及全歸。”亦省作“ 啟手足 ”。 唐 白居易 《故滁州刺史贈刑部尚書滎陽鄭公墓志銘》:“逮啟手足,卒如其志。” 宋 蘇軾 《答孫志康書》:“藏之家笥,須不肖啟手足日,乃出之也。”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一》:“若幸啟手足,必當襚我以道服,瘞我于支提
【啓】:同“啟”。
【手】:1.人體上肢前端能拿東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冊。手槍。3.拿著:人手一冊。4.做某種工作或有某種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機手。能手。選手。5.親手:手植。手書。6.指本領、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啓】:同“啟”。
【足】:1.腳;腿:足跡。足球。手舞足蹈。畫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狀像腿的支撐部分:鼎足。3.指足球運動:足壇。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為憑。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