嚗怎么讀 嚗的意思
“嚗”字共有3個讀音:
[bó]
[pào]
[bào]

漢字 | 嚗 |
---|---|
讀音 |
|
注音 | ㄅㄛˊ|ㄆㄠˋ|ㄅㄠˋ |
部首 | [口] 口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8 部外:15 |
異體字 | ??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697 |
其它編碼 | 五筆:kjai 倉頡:rate 鄭碼:jkok 四角:66099 |
筆順編碼 | 251251112213424134 |
筆順筆畫 | 丨フ一丨フ一一一丨丨一ノ丶丨丶一ノ丶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 橫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 豎 橫 撇 捺 豎鉤 點 提 撇 點 |
嚗字的意思
[bó]
1.象聲詞:嚗然作聲。其扇嚗然裂為兩半。
2.怒聲。
[pào]聲。
[bào]〔嚗喿〕聲音嘈雜。
嚗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嚗
bó ㄅㄛˊ
象聲詞:嚗然作聲。其扇嚗然裂為兩半。怒聲。其它字義
● 嚗
pào ㄆㄠˋ
◎ 聲。
其它字義
● 嚗
bào ㄅㄠˋ
◎ 〔嚗喿〕聲音嘈雜。
嚗字的詳細解釋
嚗字的辭典解釋
嚗ㄅㄛbō狀
形容發怒的聲音。《集韻·入聲·覺韻》:「嚗,怒聲。」
形容物體迸裂的聲音。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四·諾皋記上》:「柳氏遽取(胡桃)?翫之掌中,遂長,初如拳如碗,驚顧之際,已如盤矣,嚗然分為兩扇。」
康熙字典解釋
嚗【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5畫
《廣韻》《集韻》《韻會》??北角切,音剝。《玉篇》怒聲。《集韻》或作??。
又《莊子·知北遊》神農隱幾,擁杖而起,嚗然放杖而笑。《釋文》嚗音剝,又孚邈反。
又孚貌反。《註》李頤曰:嚗,放杖聲。○按《增韻》云笑聲,非。
又《集韻》匹角切,音璞。聲也。或作??。
又披敎切,音砲。曝然聲也。
又薄報切,音暴。嚗喿,多聲。
說文解字解釋
嚗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嚗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