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之國的意思 國中之國的讀音和出處
- 國
- 中
- 之
- 國
- 成語名稱:
- 國中之國
- 成語拼音:
- [guó zhōng zhī guó]
- 成語解釋:
- 指一個國家內不受中央政權統轄的政權或地方
- 成語出處: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六章:“上海市民也因租界形成‘國中之國’,中國人民不能在自己的領土上舉行愛國運動,無不恨恨不已。”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賓語;用于口語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當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國中之國
- 英文翻譯:
- A country within a stat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國中之國”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G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國家 不受 中央 政權 統轄 地方
“國中之國”的單字解釋
【國】:1.國家:國內。祖國。外國。保家衛國。2.代表或象征國家的:國徽。國旗。國花。3.在一國內最好的:國手。國色。4.指本國的,特指我國的:國產。國術。國畫。國藥。5.姓。
【中】:[zhōng]1.方位詞。跟四周的距離相等;中心:中央。華中。居中。2.指中國: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詞。范圍內;內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隊伍中。4.位置在兩端之間的:中指。中鋒。中年。中秋。中途。5.等級在兩端之間的:中農。中學。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適中。7.中人:作中。8.適于;合于:中用。中看。中聽。9.成;行;好:中不中?。這辦法中。飯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對上;恰好合上:中選。猜中了。三槍都打中了目標。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槍。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國】:1.國家:國內。祖國。外國。保家衛國。2.代表或象征國家的:國徽。國旗。國花。3.在一國內最好的:國手。國色。4.指本國的,特指我國的:國產。國術。國畫。國藥。5.姓。
“國中之國”的近義詞
“國中之國”的相關成語
“國中之國”的關聯成語
國字的成語
中字的成語
之字的成語
國字的成語
國開頭的成語
中開頭的成語
之開頭的成語
國開頭的成語
guo的成語
zhong的成語
zhi的成語
guo的成語
gzzg的成語
國中什么什么的成語
國什么之什么的成語
國什么什么國的成語
什么中之什么的成語
什么中什么國的成語
什么什么之國的成語
“國中之國”造句
德國足協擁有6300萬會員,其職能相當于“國中之國”.
田將軍,現在的天下誰人不知藩鎮是國中之國,閣下又何必遮遮掩掩。
另外民國十七年版本的禁煙法令,在國中之國的租界卻無法施行。
這里就是重慶租借區,特殊時代的歷史產物——國中之國。
東交民巷成了名副其實的“國中之國”,里邊的外國兵營,成了中華民族的又一大恥辱。
1982年,當時的以色列政府曾派出坦克直搗貝魯特去摧毀阿拉法特以及其領導的巴解組織設立于黎巴嫩的“國中之國”。
就因為我們第一集團軍的戰士們不愿意接受他想趁著這個機會讓金陵成為國中之國的思想,就要將我們全部趕盡殺絕!
呵呵,局長你聽我說,我和龍哥曾經到過金沙先生的住處,那完全是國中之國的地方。
這個工部局大體上職能相當于一個自治政府,在前世也確實成為租界的管理機構,國中之國。
但是也只是管管小事,整個錦州,可以說都是巴中王的天下,是一個國中之國。
* 國中之國的意思 國中之國的成語解釋 國中之國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