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頭的讀音 地頭的意思
- 地
- 頭
“地頭”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ì tóu]
- 漢字注音:
- ㄉㄧˋ ㄊㄡˊ
- 簡繁字形:
- 地頭
- 是否常用:
- 是
“地頭”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地頭,地頭兒 dìtóu,dìtóur
(1) [edge of a field]∶田地的邊緣
小伙子們圍坐在地頭上
(2) [this place or area] 〈方〉∶當地;本地
他初來乍到,地頭兒生
(3) [destination] 〈方〉∶終點;目的地
這列車怎么還不到地頭兒?
(4) [lower margin (of a page)]∶書頁下端的空白處
辭典解釋
地頭 dì tóu ㄉㄧˋ ㄊㄡˊ 唐有青苗地頭錢,是當時的一種稅法。
《新唐書.卷五一.食貨志一》:「天下苗一畝稅錢十五,市輕貨給百官手力課。以國用急,不及秋,方苗青即征之,號『青苗錢』。又有『地頭錢』,每畝二十,通名為青苗錢。」
當地、本地。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七》:「驀聞一陣血腥來,元家丁原是地頭人,多曾認得柯陳家里的,一徑將帖兒進去報了。」
方面。
《朱子語類.卷八.總論為學之方》:「這個道理,各自有地頭,不可只就一面說。」
地方、處所。
《清平山堂話本.合同文字記》:「孩兒路上在意,山峻難行,到地頭便稍信來,與我知之。」
源頭或來頭。
網絡解釋
地頭
地頭是日本鐮倉幕府(公元1192—1333年)和室町幕府 (公元1336—1573年) 時期管理莊園的官職。平安末期已有此稱,指開拓土地的地主。1185年源賴朝 (公元1147—1199年) 奏請正式設置,遂成為制度。任免權屬于幕府,有管理土地、征收年貢、維持治安并一度兼收兵糧米的責權。原從莊園主分取部分年貢。后改為只向莊園主交付定額年貢,侵奪莊園主利益。從南北朝 (公元1336—1392年) 起,顯著領主化,并逐漸成為有力守護的家臣。
“地頭”的單字解釋
【地】:[dì]1.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地球(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說。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質。地殼。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陸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個區域:地區。此地。6.建筑材料鋪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間或區域的部位:地點。目的地。8.人在社會關系中所處的位置:易地以處。9.表示思想或行動的某種活動領域:見地。境地。心地。10.底子:質地。[de]結構助詞,用在詞或詞組之后表示修飾后面的謂語:慢慢地走。
【頭】:[tóu]1.人身最上部或動物最前部長著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頭發或所留頭發的樣式:剃頭。梳頭。平頭。分頭。你的臉形留這種頭不合適。3.物體的頂端或末梢:山頭。筆頭兒。中間粗,兩頭兒細。4.事情的起點或終點:話頭兒。提個頭兒。這種日子到什么時候才是個頭兒啊!5.物品的殘余部分:布頭兒。蠟頭兒。鉛筆頭兒。6.頭目:李頭兒。他是這一幫人的頭兒。7.方面:他們是一頭兒的。心掛兩頭。8.第一:頭等。頭號。9.領頭的;次序居先的:頭車。頭馬。頭羊。10.姓。[tou]1.(頭兒)名詞后綴。a)接于名詞性詞根:木頭。石頭。骨頭。舌頭。罐頭。苗頭。b)接于動詞詞根:念頭。扣頭。饒頭。嚼頭兒。看頭兒。聽頭兒。c)接于形容詞詞根:準頭。甜頭兒。2.方位詞后綴:上頭。下頭。前頭。后頭。里頭。外頭。
“地頭”的相關成語
“地頭”的相關詞語
“地頭”造句
莊稼漢們站在地頭,望著這片黃澄澄像狗尾巴的稻谷,心里像釀了蜜一樣的甜。
高粱地頭,一簇一簇的大豆,掛上了一串串黃燦燦的豆莢。毛茸茸的豆葉,泛著黃色的金邊。秋蟲躲在里面,啾啾地鳴叫。
在茫茫的草地,在崎嶇的田間地頭,小草是那牛羊口中的美食,小草沒有逃避,卻在陣陣微風下,悠悠蕩蕩微笑點頭,全任憑牛羊那口中之刀層層宰割,腳下的鐵蹄步步踐踏,你卻無怨無悔,以他人的滿足成為自己的快樂。
領導干部深入田間地頭,了解民情民意。
在地頭,在阡陌,田菊花雋溢出生命的汗血,盛綻出黃金的葩朵,星羅棋布,平凡而奇崛,清瘦而怡悅。風中,勁芬膏腴著季節的行蹤。
成長是一曲剛健的歌謠。走進田間地頭,聽拔節聲聲,走進森林曠野,聽萬籟和鳴。噪動與喧騰,追逐與奮爭,這就是成長的旋律。在成長的行列里,彈奏的是輝煌的音響。
太陽一動不動掛在老高老高地頭頂,像一只大火球似的,火辣辣的炙烤著大蒸籠似的大地,熱得讓人喘不過氣來。滾燙的大地上的小花、小草們耷拉著腦袋,無精打采的,大樹卷縮著葉子,它們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低著頭。
我的字是不折不扣地像“雞腳爬”,讓媽媽和老師十分地頭疼。
莊稼漢們站在地頭,望著這片黃澄澄像狗尾巴的稻谷,心里像釀了蜜相同的甜。
這個“地頭蛇”被繩之以法,完全是罪有應得。
* 地頭的讀音是:dì tóu,地頭的意思:地頭 地頭是日本鐮倉幕府(公元1192—1333年)和室町幕府 (公元1336—1573年) 時期管理莊園的官職。平安末期已有此稱,指開拓土地的地主。1185年源賴朝 (公元1147—1199年) 奏請正式設置,遂成為制度。任免權屬于幕府,有管理土地、征收年貢、維持治安并一度兼收兵糧米的責權。原從莊園主分取部分年貢。后改為只向莊園主交付定額年貢,侵奪莊園主利益。從南北朝 (公元1336—1392年) 起,顯著領主化,并逐漸成為有力守護的家臣。
基本解釋
地頭,地頭兒 dìtóu,dìtóur
(1) [edge of a field]∶田地的邊緣
小伙子們圍坐在地頭上
(2) [this place or area] 〈方〉∶當地;本地
他初來乍到,地頭兒生
(3) [destination] 〈方〉∶終點;目的地
這列車怎么還不到地頭兒?
(4) [lower margin (of a page)]∶書頁下端的空白處
辭典解釋
地頭 dì tóu ㄉㄧˋ ㄊㄡˊ唐有青苗地頭錢,是當時的一種稅法。
《新唐書.卷五一.食貨志一》:「天下苗一畝稅錢十五,市輕貨給百官手力課。以國用急,不及秋,方苗青即征之,號『青苗錢』。又有『地頭錢』,每畝二十,通名為青苗錢。」
當地、本地。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七》:「驀聞一陣血腥來,元家丁原是地頭人,多曾認得柯陳家里的,一徑將帖兒進去報了。」
方面。
《朱子語類.卷八.總論為學之方》:「這個道理,各自有地頭,不可只就一面說。」
地方、處所。
《清平山堂話本.合同文字記》:「孩兒路上在意,山峻難行,到地頭便稍信來,與我知之。」
源頭或來頭。
地頭
地頭是日本鐮倉幕府(公元1192—1333年)和室町幕府 (公元1336—1573年) 時期管理莊園的官職。平安末期已有此稱,指開拓土地的地主。1185年源賴朝 (公元1147—1199年) 奏請正式設置,遂成為制度。任免權屬于幕府,有管理土地、征收年貢、維持治安并一度兼收兵糧米的責權。原從莊園主分取部分年貢。后改為只向莊園主交付定額年貢,侵奪莊園主利益。從南北朝 (公元1336—1392年) 起,顯著領主化,并逐漸成為有力守護的家臣。
莊稼漢們站在地頭,望著這片黃澄澄像狗尾巴的稻谷,心里像釀了蜜一樣的甜。
高粱地頭,一簇一簇的大豆,掛上了一串串黃燦燦的豆莢。毛茸茸的豆葉,泛著黃色的金邊。秋蟲躲在里面,啾啾地鳴叫。
在茫茫的草地,在崎嶇的田間地頭,小草是那牛羊口中的美食,小草沒有逃避,卻在陣陣微風下,悠悠蕩蕩微笑點頭,全任憑牛羊那口中之刀層層宰割,腳下的鐵蹄步步踐踏,你卻無怨無悔,以他人的滿足成為自己的快樂。
領導干部深入田間地頭,了解民情民意。
在地頭,在阡陌,田菊花雋溢出生命的汗血,盛綻出黃金的葩朵,星羅棋布,平凡而奇崛,清瘦而怡悅。風中,勁芬膏腴著季節的行蹤。
成長是一曲剛健的歌謠。走進田間地頭,聽拔節聲聲,走進森林曠野,聽萬籟和鳴。噪動與喧騰,追逐與奮爭,這就是成長的旋律。在成長的行列里,彈奏的是輝煌的音響。
太陽一動不動掛在老高老高地頭頂,像一只大火球似的,火辣辣的炙烤著大蒸籠似的大地,熱得讓人喘不過氣來。滾燙的大地上的小花、小草們耷拉著腦袋,無精打采的,大樹卷縮著葉子,它們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低著頭。
我的字是不折不扣地像“雞腳爬”,讓媽媽和老師十分地頭疼。
莊稼漢們站在地頭,望著這片黃澄澄像狗尾巴的稻谷,心里像釀了蜜相同的甜。
這個“地頭蛇”被繩之以法,完全是罪有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