垡怎么讀 垡的意思

漢字 | 垡 |
---|---|
讀音 |
|
注音 | ㄈㄚˊ |
部首 | [土] 提土旁 |
筆畫 | 總筆畫:9 部外:6 |
異體字 | ? 坺 墢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7A1 |
其它編碼 | 五筆:waff 倉頡:oig 鄭碼:nhb 四角:23104 |
筆順編碼 | 321534121 |
筆順筆畫 | ノ丨一フノ丶一丨一 |
筆順名稱 | 撇 豎 橫 斜鉤 撇 點 橫 豎 橫 |
垡字的意思
1.翻耕過的土塊:打垡。深耕曬垡。
2.地名用字:榆垡(在北京)。落垡(在河北)。
垡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垡
fá ㄈㄚˊ
耕地,把土翻起來:耕垡。秋垡地(秋耕)。翻起來的地塊:曬垡。打垡。量詞,相當于次,番。英語 plow soil; place name
垡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垡 fá
〈動〉
(1) 耕地翻土 [turn up soil]
余期報恩后,謝病老耕垡。——唐· 韓愈《送文暢師北游》
(2) 又如:垡子地(方言。經翻耕的土地)
詞性變化
◎ 垡 fá
〈名〉
(1) 翻耕過的土塊 [upturned soil]
逆垡擲豆,然后勞之。——《齊民要術·大豆》
(2) 又如:垡頭(方言。土塊)
垡字的辭典解釋
耕田翻土。《廣韻·入聲·月韻》:「垡,耕土。」
康熙字典解釋
垡【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6畫
《廣韻》《集韻》《韻會》??房越切,音伐。耕起土也。《韓愈詩》予期拜恩後,謝病老耕垡。或從發,垡墢。亦作?。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坺【卷十三】【土部】
治也。一曰臿土謂之坺。《詩》曰:“武王載坺。”一曰塵皃。從土犮聲。蒲撥切
說文解字注
(坺)坺土也。坺字各本無。今補。厽下曰。絫坺土爲牆壁。凡初出於田爲坺土。稍治之乃爲凷。一臿土謂之坺。一下各本有日字。今依玄應書卷二十、廣韻十三末正。木部曰。?、臿也。鍫臿詳見木金二部。一臿所起之土謂之坺。今人云坺頭是也。耒部曰。耕廣五寸爲伐。二伐爲耦。與考工記二耜爲耦。一耦之伐廣尺深尺謂之畎。稍不同。鄭云。畎土曰伐。伐卽坺。依考工記二耜之土爲伐。許云一枱之土爲伐。卽此云一臿土謂之坺也。惟臿與枱不同物耳。從土。犮聲。本在塵皃下。今移此。蒲撥切。十五部。詩曰。武王載坺。商頌長發文。今詩作旆。傳曰。旆、旗也。按毛詩當本作坺。傳曰。坺、旗也。訓坺爲旗者、謂坺卽旆之同音叚借也。此如小宛訓題爲視。謂題卽眡之叚借。斯干訓革爲翼。謂革爲?之叚借。若此之類。不可枚數。淺學者少見多怪。乃改坺爲旆。以合旗訓。葢亦久矣。許之引此詩則偁經說叚借之例。如引無有作??、說??卽好。引朕垐讒說、說堲卽疾。一曰塵皃。坺之言蓬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