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怎么讀 堤的意思

漢字 | 堤 |
---|---|
讀音 |
|
注音 | ㄉㄧ |
部首 | [土] 提土旁 |
筆畫 | 總筆畫:12 部外:9 |
異體字 | 坁 隄 ?? 埞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824 |
其它編碼 | 五筆:fjgh 倉頡:gamo 鄭碼:bkai 四角:46181 |
筆順編碼 | 121251112134 |
筆順筆畫 | 一丨一丨フ一一一丨一ノ丶 |
筆順名稱 | 橫 豎 提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 橫 撇 捺 |
堤字的意思
沿河、沿湖或沿海的防水構筑物,多用土石等筑成:河堤。海堤。修堤筑壩。
堤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堤
dī ㄉㄧˉ
◎ 用土石等材料修筑的擋水的高岸:河堤。海堤。堤岸。堤壩。堤防。堤堰。
英語 dike
堤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堤
隄 dī
〈名〉
(1) (形聲。從土,是聲。本義:河堤,堤壩)
(2) 同本義 [dike;dyke]
隄,唐也。——《說文》
完堤防。——《禮記·月令》
脩堤梁。——《荀子·王制》
河堤繞綠水。——唐· 李白《贈清漳明府侄聿》
(3) 又如:河堤;海堤;堤埽(堤和埽。亦泛指堤壩);堤唐(高出地面的中庭甬道)
(4) 陶器的底座 [base]
蓼菜成行,瓶甌有堤。——《淮南子》
堤字的辭典解釋
在江、河、湖、海邊修筑的防水建筑物,以阻止水患,多用土或石修砌而成。如:「河堤」、「海堤」、「防波堤」。《老殘游記·第一三回》:「這些堤里百姓怎樣好呢?須得給錢,叫他們搬開才好。」
陶瓷瓶的底座。《淮南子·詮言》:「蓼菜成行,瓶甌有堤。」漢·高誘·注:「堤,瓶甌下安也。」
動修筑堤防。宋·蘇軾〈禹之所以通水之法〉:「今也堤之而廬民甚上,所謂愛尺寸而忘千里也。」
堤ㄉㄧ?dī(一)?之又音。
康熙字典解釋
堤【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是支切《集韻》常支切,??音匙。堤封頃畝。《漢書》作提。《顏師古曰》提封者,大舉其封疆也。
又《廣韻》都奚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音氐。防也。
又物之下安者曰堤。《淮南子·銓言訓》瓶甌有堤。
又《集韻》勻規切,音畦。沐堤,郡名。
又地名。鯀堤,在直隸淸河縣西,相傳鯀治水所築,側有廉頗墓。
又大堤,在襄陽,宋隋王誕爲襄陽郡,聞諸女歌,因作大堤詞。《韓愈·送李遜赴襄陽詩》風流峴首客,花豔大堤倡。
又《廣韻》都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典禮切,??音底。滯也。築土遏水曰堤。亦作底,劉兆曰:緣邊也。??與隄通。《正韻》堤本上聲,無平聲。後人相沿作平聲用。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堤【卷十三】【土部】
滯也。從土是聲。丁禮切
說文解字注
(堤)滯也。滯者、冰也。按此篆與坁篆音義皆同。國語曰。戾久將底。底箸滯淫。左傳曰。勿使有所壅閉湫底。杜云。底、滯也。釋詁底底皆訓止也。底字與坁堤字、音雖別而義略同。俗用堤爲隄、則非。從土。是聲。丁禮切。按本在紙韻。讀如氏。後乃轉入薺韻。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