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生兒子的讀音 墓生兒子的意思
辭典解釋墓生兒子 mù shēng ér zi 遺腹子。 《金瓶梅.第七九回》:「都說西門慶大官人正頭娘子,生了一個墓生兒子,就與老頭同日同時,一頭斷氣,一頭生了個兒子,世間少有蹊蹺古怪事。」 也稱為「暮生子」、「暮生兒」。
- 墓
- 生
- 兒
- 子
“墓生兒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ù shēng ér zi]
- 漢字注音:
- ㄇㄨˋ ㄕㄥ ㄦˊ ˙ㄗ
- 簡繁字形:
- 墓生兒子
- 是否常用:
- 否
“墓生兒子”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墓生兒子 mù shēng ér zi ㄇㄨˋ ㄕㄥ ㄦˊ ˙ㄗ 遺腹子。
《金瓶梅.第七九回》:「都說西門慶大官人正頭娘子,生了一個墓生兒子,就與老頭同日同時,一頭斷氣,一頭生了個兒子,世間少有蹊蹺古怪事。」
也稱為「暮生子」、「暮生兒」。
網絡解釋
“墓生兒子”的單字解釋
【墓】:1.墳墓:公墓。烈士墓。掃墓。2.(Mù)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優生優育。生于北京。2.生長: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對):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計:謀生。營生。5.生命:喪生。舍生取義。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龍活虎。8.產生;發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燒:生火。生爐子。10.姓。11.果實沒有成熟(跟“熟”相對,下12.—13.同):生柿子。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沒有煮過或煮得不夠的:夾生飯。生吃瓜果要洗凈。15.沒有進一步加工或煉過的:生石膏。生鐵。16.生疏:生人。生字。認生。剛到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強:生湊(勉強湊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數表示感情、感覺的詞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詞后綴:醫生。20.某些副詞的后綴,如“好生、怎生”等。
【兒】:1.嬰孩。2.特指男孩。3.兒女對父母的自稱。4.南北朝時有對兄亦自稱“兒”者。5.父母對兒女的稱呼。6.古代年輕女子的自稱。7.對年少男子的稱呼。8.對情人的昵稱。猶言心肝。9.輕蔑之詞,猶言小子。10.人。11.雄性。12.詞尾。名詞詞尾。13.詞尾。動詞詞尾。14.詞尾。形容詞詞尾。15.詞尾。量詞詞尾。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墓生兒子”的相關詞語
* 墓生兒子的讀音是:mù shēng ér zi,墓生兒子的意思:辭典解釋墓生兒子 mù shēng ér zi 遺腹子。 《金瓶梅.第七九回》:「都說西門慶大官人正頭娘子,生了一個墓生兒子,就與老頭同日同時,一頭斷氣,一頭生了個兒子,世間少有蹊蹺古怪事。」 也稱為「暮生子」、「暮生兒」。
辭典解釋
墓生兒子 mù shēng ér zi ㄇㄨˋ ㄕㄥ ㄦˊ ˙ㄗ遺腹子。
《金瓶梅.第七九回》:「都說西門慶大官人正頭娘子,生了一個墓生兒子,就與老頭同日同時,一頭斷氣,一頭生了個兒子,世間少有蹊蹺古怪事。」
也稱為「暮生子」、「暮生兒」。
【墓】:1.墳墓:公墓。烈士墓。掃墓。2.(Mù)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優生優育。生于北京。2.生長: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對):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計:謀生。營生。5.生命:喪生。舍生取義。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龍活虎。8.產生;發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燒:生火。生爐子。10.姓。11.果實沒有成熟(跟“熟”相對,下12.—13.同):生柿子。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沒有煮過或煮得不夠的:夾生飯。生吃瓜果要洗凈。15.沒有進一步加工或煉過的:生石膏。生鐵。16.生疏:生人。生字。認生。剛到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強:生湊(勉強湊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數表示感情、感覺的詞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詞后綴:醫生。20.某些副詞的后綴,如“好生、怎生”等。
【兒】:1.嬰孩。2.特指男孩。3.兒女對父母的自稱。4.南北朝時有對兄亦自稱“兒”者。5.父母對兒女的稱呼。6.古代年輕女子的自稱。7.對年少男子的稱呼。8.對情人的昵稱。猶言心肝。9.輕蔑之詞,猶言小子。10.人。11.雄性。12.詞尾。名詞詞尾。13.詞尾。動詞詞尾。14.詞尾。形容詞詞尾。15.詞尾。量詞詞尾。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