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卷的讀音 墨卷的意思
墨卷 明 清 科舉制試卷名目之一。鄉試、會試時,應試者用墨筆書寫試卷,稱墨卷。
- 墨
- 卷
“墨卷”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ò juàn]
- 漢字注音:
- ㄇㄛˋ ㄐㄩㄢ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墨卷”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明清科舉制試卷名目之一。鄉試﹑會試時,應試者用墨筆書寫試卷,稱墨卷。墨卷由謄錄生用朱筆謄錄,再送試官評閱,稱朱卷。 2.宋以來,稱取中士人的文章為程文。清代刻錄程文,試官往往按題自作一篇,亦稱程文,因而把刻錄的取中試卷改稱墨卷。 辭典解釋
墨卷 mò juàn ㄇㄛˋ ㄐㄩㄢˋ 科舉時代鄉試、會試時,應試者用墨筆書寫的試卷。
《明史.卷七○.選舉志二》:「考試者用墨,謂之墨卷。謄錄用朱,謂之朱卷。」
《儒林外史.第二○回》:「自從那年到杭州,至今五六年,考卷、墨卷、房書、行書、名家的稿子,還有四書講書、五經講書、古文選本一家里有個帳,共是九十五本。」
網絡解釋
墨卷
明 清 科舉制試卷名目之一。鄉試、會試時,應試者用墨筆書寫試卷,稱墨卷。
“墨卷”的單字解釋
【墨】:1.寫字繪畫的用品,是用煤煙或松煙等制成的黑色塊狀物,間或有用其他材料制成別種顏色的,也指用墨和水研出來的汁:一塊墨。一錠墨。研墨。筆墨紙硯。墨太稠了。2.泛指寫字、繪畫或印刷用的某種顏料:墨水。油墨。3.借指寫的字和畫的畫:墨寶。遺墨。4.比喻學問或讀書識字的能力:胸無點墨。5.木工打直線用的墨線,借指規矩、準則:繩墨。矩墨。6.黑或近于黑的:墨菊。墨鏡。7.貪污:貪墨。墨吏。8.古代的一種刑罰,刺面或額,染上黑色,作為標記。也叫黥。9.(Mò)指墨家。10.姓。11.指墨西哥:墨洋(墨西哥銀圓)。
【卷】:[juàn]機關里保存的文件:卷宗。調卷。查卷。[juǎn]1.把東西彎轉裹成圓筒形:把竹簾子卷起來。卷起袖子就干。烙餅卷大蔥。2.一種大的力量把東西撮起或裹住:風卷著雨點劈面打來。汽車卷起塵土,飛馳而過。她卷入了這場爭論。3.裹成圓筒形的東西:鋪蓋卷兒。把掛歷裹成一個卷兒寄出去。4.(卷兒)卷子(juǎn·zi):花卷兒。金銀卷兒。5.用于成卷兒的東西:一卷紙。一卷鋪蓋。
“墨卷”的相關詞語
* 墨卷的讀音是:mò juàn,墨卷的意思:墨卷 明 清 科舉制試卷名目之一。鄉試、會試時,應試者用墨筆書寫試卷,稱墨卷。
基本解釋
1.明清科舉制試卷名目之一。鄉試﹑會試時,應試者用墨筆書寫試卷,稱墨卷。墨卷由謄錄生用朱筆謄錄,再送試官評閱,稱朱卷。 2.宋以來,稱取中士人的文章為程文。清代刻錄程文,試官往往按題自作一篇,亦稱程文,因而把刻錄的取中試卷改稱墨卷。辭典解釋
墨卷 mò juàn ㄇㄛˋ ㄐㄩㄢˋ科舉時代鄉試、會試時,應試者用墨筆書寫的試卷。
《明史.卷七○.選舉志二》:「考試者用墨,謂之墨卷。謄錄用朱,謂之朱卷。」
《儒林外史.第二○回》:「自從那年到杭州,至今五六年,考卷、墨卷、房書、行書、名家的稿子,還有四書講書、五經講書、古文選本一家里有個帳,共是九十五本。」
墨卷
明 清 科舉制試卷名目之一。鄉試、會試時,應試者用墨筆書寫試卷,稱墨卷。【墨】:1.寫字繪畫的用品,是用煤煙或松煙等制成的黑色塊狀物,間或有用其他材料制成別種顏色的,也指用墨和水研出來的汁:一塊墨。一錠墨。研墨。筆墨紙硯。墨太稠了。2.泛指寫字、繪畫或印刷用的某種顏料:墨水。油墨。3.借指寫的字和畫的畫:墨寶。遺墨。4.比喻學問或讀書識字的能力:胸無點墨。5.木工打直線用的墨線,借指規矩、準則:繩墨。矩墨。6.黑或近于黑的:墨菊。墨鏡。7.貪污:貪墨。墨吏。8.古代的一種刑罰,刺面或額,染上黑色,作為標記。也叫黥。9.(Mò)指墨家。10.姓。11.指墨西哥:墨洋(墨西哥銀圓)。
【卷】:[juàn]機關里保存的文件:卷宗。調卷。查卷。[juǎn]1.把東西彎轉裹成圓筒形:把竹簾子卷起來。卷起袖子就干。烙餅卷大蔥。2.一種大的力量把東西撮起或裹住:風卷著雨點劈面打來。汽車卷起塵土,飛馳而過。她卷入了這場爭論。3.裹成圓筒形的東西:鋪蓋卷兒。把掛歷裹成一個卷兒寄出去。4.(卷兒)卷子(juǎn·zi):花卷兒。金銀卷兒。5.用于成卷兒的東西:一卷紙。一卷鋪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