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畔的讀音 外畔的意思
外畔 詞語解釋 外畔 (1).周圍的邊沿。《詩·豳風·七月》“九月筑場圃” 唐 孔穎達 疏:“樊圃謂之園,然則園者,外畔藩籬之名。” (2).反叛;背叛。畔,叛。《后漢書·朱浮傳》:“匹夫媵母尚能致命一餐,豈有身帶三綬,職典大邦,而不顧恩義,生心外畔者乎?”
- 外
- 畔
“外畔”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ài pàn]
- 漢字注音:
- ㄨㄞˋ ㄆㄢ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外畔”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周圍的邊沿。 2.反叛;背叛。畔,叛。
網絡解釋
外畔
詞語解釋
外畔
(1).周圍的邊沿。《詩·豳風·七月》“九月筑場圃” 唐 孔穎達 疏:“樊圃謂之園,然則園者,外畔藩籬之名。”
(2).反叛;背叛。畔,叛。《后漢書·朱浮傳》:“匹夫媵母尚能致命一餐,豈有身帶三綬,職典大邦,而不顧恩義,生心外畔者乎?”
“外畔”的單字解釋
【外】:1.外邊;外邊的。與“內”“里”相對:門外。外表。2.關系疏遠的;不是自己這方面的:外人。外鄉。3.指外國:對外貿易。外僑。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號。5.稱母親、姐妹、女兒的親屬:外祖母。外甥。外孫。
【畔】:1.田地的界限;(江湖、道路等)旁邊:田畔。河畔。2.古又同“叛”。
“外畔”的相關詞語
* 外畔的讀音是:wài pàn,外畔的意思:外畔 詞語解釋 外畔 (1).周圍的邊沿。《詩·豳風·七月》“九月筑場圃” 唐 孔穎達 疏:“樊圃謂之園,然則園者,外畔藩籬之名。” (2).反叛;背叛。畔,叛。《后漢書·朱浮傳》:“匹夫媵母尚能致命一餐,豈有身帶三綬,職典大邦,而不顧恩義,生心外畔者乎?”
基本解釋
1.周圍的邊沿。 2.反叛;背叛。畔,叛。外畔
詞語解釋外畔
(1).周圍的邊沿。《詩·豳風·七月》“九月筑場圃” 唐 孔穎達 疏:“樊圃謂之園,然則園者,外畔藩籬之名。”
(2).反叛;背叛。畔,叛。《后漢書·朱浮傳》:“匹夫媵母尚能致命一餐,豈有身帶三綬,職典大邦,而不顧恩義,生心外畔者乎?”
【外】:1.外邊;外邊的。與“內”“里”相對:門外。外表。2.關系疏遠的;不是自己這方面的:外人。外鄉。3.指外國:對外貿易。外僑。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號。5.稱母親、姐妹、女兒的親屬:外祖母。外甥。外孫。
【畔】:1.田地的界限;(江湖、道路等)旁邊:田畔。河畔。2.古又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