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隸的讀音 外隸的意思
外隸 外隸,是漢語詞匯,注音是,釋義是朝臣。
- 外
- 隸
“外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ài lì]
- 漢字注音:
- ㄨㄞˋ ㄌㄧˋ
- 簡繁字形:
- 外隸
- 是否常用:
- 否
“外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朝臣。
網絡解釋
外隸
外隸,是漢語詞匯,注音是ㄨㄞˋ ㄌㄧˋ,釋義是朝臣。
“外隸”的單字解釋
【外】:1.外邊;外邊的。與“內”“里”相對:門外。外表。2.關系疏遠的;不是自己這方面的:外人。外鄉。3.指外國:對外貿易。外僑。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號。5.稱母親、姐妹、女兒的親屬:外祖母。外甥。外孫。
【隸】:1.附屬:隸屬。2.舊社會里地位低下被奴役的人:奴隸。仆隸。3.衙役:皂隸。隸卒。4.漢字形體的一種:隸書。漢隸。
“外隸”的相關詞語
* 外隸的讀音是:wài lì,外隸的意思:外隸 外隸,是漢語詞匯,注音是,釋義是朝臣。
基本解釋
朝臣。外隸
外隸,是漢語詞匯,注音是ㄨㄞˋ ㄌㄧˋ,釋義是朝臣。【外】:1.外邊;外邊的。與“內”“里”相對:門外。外表。2.關系疏遠的;不是自己這方面的:外人。外鄉。3.指外國:對外貿易。外僑。4.非原有的;非正式的:外加。外號。5.稱母親、姐妹、女兒的親屬:外祖母。外甥。外孫。
【隸】:1.附屬:隸屬。2.舊社會里地位低下被奴役的人:奴隸。仆隸。3.衙役:皂隸。隸卒。4.漢字形體的一種:隸書。漢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