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節的讀音 失節的意思
失節 失節,舊指女子失去貞操;違背禮節。見《左傳·成公十五年》:“圣達節,次守節,下失節。”
- 失
- 節
“失節”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ī jié]
- 漢字注音:
- ㄕ ㄐㄧㄝ ˊ
- 簡繁字形:
- 失節
- 是否常用:
- 是
“失節”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失節 shījié
(1) [be disloyal]∶喪失氣節,多指投降敵人
我們是等著鎖鐐加到身上而絕不失節
(2) [lose one's chastity]∶封建禮教指婦女失去貞節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3) [out of control]∶失去調節;失去控制;節序失常
飲食失節
晏子援綏而乘,其仆將馳, 晏子撫其仆之手曰:“安之,勿失節,疾不必生,徐不必死。”——《呂氏春秋·知分》
辭典解釋
失節 shī jié ㄕ ㄐㄧㄝˊ 喪失節操,不能以義自守。
《左傳.成公十五年》:「圣達節,次守節,下失節。」
《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但吾家世忠孝,誓于此生靡敢失節。」
反義詞
守節婦女失去貞節。
《二程全書.遺書二二下》:「然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
《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寧為短命全貞鬼,不作偷生失節人。」
反義詞
守節失去調節、控制。
《呂氏春秋.恃君覽.知分》:「安之,毋失節,疾不必生,徐不必死。」
《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霜降失節,不以其時。」
違背禮節。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闕廷之禮,吾未嘗敢不從賓贊也;廊廟之位,吾未嘗敢失節也。」
網絡解釋
失節
失節,舊指女子失去貞操;違背禮節。見《左傳·成公十五年》:“圣達節,次守節,下失節。”
“失節”的單字解釋
【失】:1.丟掉:遺失。喪失。2.找不著:迷失路徑。3.違背:失信。失約。4.沒有把握住:失手。失足。5.沒有達到目的:失意。失望。6.改變常態:失色。失神。7.錯誤:過失。千慮一失。
【節】:[jié]1.物體段與段之間連接的地方:竹節。關節。2.段落:章節。3.量詞。表示分段的物體:兩節煙筒。4.節日;時令:國慶節。清明節。5.事項:禮節。細節。6.限制;儉省:節制。開源節流。7.刪略:節本。節錄。8.操守:節操。晚節。9.古代出使外國所持的憑證:持節。10.國際通用的航海速度單位。每小時航行1海里(約合1.852千米)稱為1節。海水流速和魚雷速度也多按節計算。[jiē]〔節骨眼兒〕〈方〉比喻緊要的、能起決定作用的環節或時機。骨(gu)。
“失節”的反義詞
“失節”的相關成語
“失節”的相關詞語
“失節”造句
寧可窮而有志,不可富百失節。
圣達節,次守節,下失節。
寧可窮而有志,不可富而失節。
他為官多年,一直清廉自守;沒想到老來失節,竟然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以一種邪惡的、不智的、失節的和不潔的方式活著,就不僅是很壞地活著,而且是在繼續不斷地死亡。
老公不假思考:失節事小,餓死事大.
它能使人失志、失節甚至失去生命.
中國幾千年來形成“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一女不事二夫”的社會風氣,且影響至今。
存天理、滅人欲,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朱熹朱夫子的話未必對,但是這個天下是屬于男人的,那么,它便是對的。造 句 網
失節事小,餓死事大,上天趕緊給我點吃的吧。
* 失節的讀音是:shī jié,失節的意思:失節 失節,舊指女子失去貞操;違背禮節。見《左傳·成公十五年》:“圣達節,次守節,下失節。”
基本解釋
失節 shījié
(1) [be disloyal]∶喪失氣節,多指投降敵人
我們是等著鎖鐐加到身上而絕不失節
(2) [lose one's chastity]∶封建禮教指婦女失去貞節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3) [out of control]∶失去調節;失去控制;節序失常
飲食失節
晏子援綏而乘,其仆將馳, 晏子撫其仆之手曰:“安之,勿失節,疾不必生,徐不必死。”——《呂氏春秋·知分》
辭典解釋
失節 shī jié ㄕ ㄐㄧㄝˊ喪失節操,不能以義自守。
《左傳.成公十五年》:「圣達節,次守節,下失節。」
《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但吾家世忠孝,誓于此生靡敢失節。」
反義詞
守節婦女失去貞節。
《二程全書.遺書二二下》:「然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
《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寧為短命全貞鬼,不作偷生失節人。」
反義詞
守節失去調節、控制。
《呂氏春秋.恃君覽.知分》:「安之,毋失節,疾不必生,徐不必死。」
《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霜降失節,不以其時。」
違背禮節。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闕廷之禮,吾未嘗敢不從賓贊也;廊廟之位,吾未嘗敢失節也。」
失節
失節,舊指女子失去貞操;違背禮節。見《左傳·成公十五年》:“圣達節,次守節,下失節。”
【失】:1.丟掉:遺失。喪失。2.找不著:迷失路徑。3.違背:失信。失約。4.沒有把握住:失手。失足。5.沒有達到目的:失意。失望。6.改變常態:失色。失神。7.錯誤:過失。千慮一失。
【節】:[jié]1.物體段與段之間連接的地方:竹節。關節。2.段落:章節。3.量詞。表示分段的物體:兩節煙筒。4.節日;時令:國慶節。清明節。5.事項:禮節。細節。6.限制;儉省:節制。開源節流。7.刪略:節本。節錄。8.操守:節操。晚節。9.古代出使外國所持的憑證:持節。10.國際通用的航海速度單位。每小時航行1海里(約合1.852千米)稱為1節。海水流速和魚雷速度也多按節計算。[jiē]〔節骨眼兒〕〈方〉比喻緊要的、能起決定作用的環節或時機。骨(gu)。
寧可窮而有志,不可富百失節。
圣達節,次守節,下失節。
寧可窮而有志,不可富而失節。
他為官多年,一直清廉自守;沒想到老來失節,竟然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以一種邪惡的、不智的、失節的和不潔的方式活著,就不僅是很壞地活著,而且是在繼續不斷地死亡。
老公不假思考:失節事小,餓死事大.
它能使人失志、失節甚至失去生命.
中國幾千年來形成“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一女不事二夫”的社會風氣,且影響至今。
存天理、滅人欲,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朱熹朱夫子的話未必對,但是這個天下是屬于男人的,那么,它便是對的。造 句 網
失節事小,餓死事大,上天趕緊給我點吃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