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獲至寶的讀音 如獲至寶的意思
【解釋】至:極,最。好像得到極珍貴的寶物。形容對所得到的東西非常珍視喜愛。【出處】宋·李光《與胡邦衡書》:“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獲至寶。”【示例】行至堂阜,鮑叔牙先在,見夷吾~。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六回【近義詞】大喜過望、喜出望外【反義詞】如喪考妣【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非常珍視喜愛
- 如
- 獲
- 至
- 寶
“如獲至寶”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rú huò zhì bǎo]
- 漢字注音:
- ㄖㄨˊ ㄏㄨㄛˋ ㄓˋ ㄅㄠˇ
- 簡繁字形:
- 如獲至寶
- 是否常用:
- 否
“如獲至寶”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如獲至寶 rúhuòzhìbǎo
(1) [as if one had found a treasure] 好像得到了最珍貴的寶物一樣高興。形容對所得的東西十分珍愛
蘭蓀正在著急,看了一看,如獲至寶。—— 清· 李汝珍《鏡花緣》
(2) 亦作“如獲至珍”
辭典解釋
如獲至寶 rú huò zhì bǎo ㄖㄨˊ ㄏㄨㄛˋ ㄓˋ ㄅㄠˇ 好像得到最珍貴的寶物。比喻喜出望外。宋.李光〈與胡邦衡書〉:「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獲至寶。」《鏡花緣.第八七回》:「紫芝趁空寫了一個紙條,等蘭蓀走過,暗暗遞了過去。蘭蓀正在著急,看了一看,如獲至寶。」也作「如獲珍寶」。
近義詞
大喜過望,喜出望外英語 as if gaining the most precious treasure
網絡解釋
【解釋】至:極,最。好像得到極珍貴的寶物。形容對所得到的東西非常珍視喜愛。
【出處】宋·李光《與胡邦衡書》:“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獲至寶。”
【示例】行至堂阜,鮑叔牙先在,見夷吾~。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六回
【近義詞】大喜過望、喜出望外
【反義詞】如喪考妣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非常珍視喜愛
“如獲至寶”的單字解釋
【如】:1.適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數。2.如同:愛廠如家。十年如一日。如臨大敵。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聞不如一見。與其那樣,不如這樣。4.用于比較,表示超過:光景一年強如一年。5.表示舉例:唐朝有很多大詩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廁。7.姓。8.如果:如不及早準備,恐臨時措手不及。9.古漢語形容詞后綴,表示狀態: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獲】:1.“獲”的繁體字。2.獵取、獵得。《易經?解卦?九二》:“田獲三狐,得黃矢,貞吉。”《孟子?滕文公下》:“終日而不獲一禽。”3.取得、得到:“獲勝”、“查獲”、“虜獲”、“不勞而獲”。《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遭遇時變,以獲爵位。”《金史?卷九十?賈少沖傳》:“家貧甚,嘗道中獲遺金,訪其主歸之。”4.遭受、遭到:“獲罪”。《紅樓夢?第九十三回》:“弟因菲材獲譴,自分萬死難償,幸邀寬宥,待罪邊隅。”5.獵物,打獵所得的東西。《呂氏春秋?不茍論?貴當》:“田獵之獲,常過人矣。”《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忘國家之政,貪雉兔之獲,則仁者不繇也。”6.能夠、可以:“不獲前來”、“不獲面辭”。《文選?王粲?從軍詩五首之一》:“歌舞入鄴城,所願獲無違。”
【至】:1.到:至今。自始至終。至死不屈。2.至于:甚至。3.極;最:至為感謝。你要早來,至遲下星期內一定趕到。
【寶】:1.玉器,泛指珍貴的東西:寶貝。寶劍。寶物。寶藏(zàng)。國寶。財寶。珍寶。傳(chuán)家寶。如獲至寶。寶貴。2.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寶座。登大寶(皇帝登基)。3.敬辭,用於稱別人的,寶地。寶剎(稱呼廟字)。寶號(稱呼別人的店鋪)。4.指金屬貨幣:元寶。5.賭具的一種:開寶。押寶。
“如獲至寶”的相關詞語
* 如獲至寶的讀音是:rú huò zhì bǎo,如獲至寶的意思:【解釋】至:極,最。好像得到極珍貴的寶物。形容對所得到的東西非常珍視喜愛。【出處】宋·李光《與胡邦衡書》:“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獲至寶。”【示例】行至堂阜,鮑叔牙先在,見夷吾~。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六回【近義詞】大喜過望、喜出望外【反義詞】如喪考妣【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非常珍視喜愛
基本解釋
如獲至寶 rúhuòzhìbǎo
(1) [as if one had found a treasure] 好像得到了最珍貴的寶物一樣高興。形容對所得的東西十分珍愛
蘭蓀正在著急,看了一看,如獲至寶。—— 清· 李汝珍《鏡花緣》
(2) 亦作“如獲至珍”
辭典解釋
如獲至寶 rú huò zhì bǎo ㄖㄨˊ ㄏㄨㄛˋ ㄓˋ ㄅㄠˇ好像得到最珍貴的寶物。比喻喜出望外。宋.李光〈與胡邦衡書〉:「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獲至寶。」《鏡花緣.第八七回》:「紫芝趁空寫了一個紙條,等蘭蓀走過,暗暗遞了過去。蘭蓀正在著急,看了一看,如獲至寶。」也作「如獲珍寶」。
近義詞
大喜過望,喜出望外英語 as if gaining the most precious treasure
【解釋】至:極,最。好像得到極珍貴的寶物。形容對所得到的東西非常珍視喜愛。
【出處】宋·李光《與胡邦衡書》:“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獲至寶。”
【示例】行至堂阜,鮑叔牙先在,見夷吾~。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六回
【近義詞】大喜過望、喜出望外
【反義詞】如喪考妣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非常珍視喜愛
【如】:1.適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數。2.如同:愛廠如家。十年如一日。如臨大敵。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聞不如一見。與其那樣,不如這樣。4.用于比較,表示超過:光景一年強如一年。5.表示舉例:唐朝有很多大詩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廁。7.姓。8.如果:如不及早準備,恐臨時措手不及。9.古漢語形容詞后綴,表示狀態: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獲】:1.“獲”的繁體字。2.獵取、獵得。《易經?解卦?九二》:“田獲三狐,得黃矢,貞吉。”《孟子?滕文公下》:“終日而不獲一禽。”3.取得、得到:“獲勝”、“查獲”、“虜獲”、“不勞而獲”。《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遭遇時變,以獲爵位。”《金史?卷九十?賈少沖傳》:“家貧甚,嘗道中獲遺金,訪其主歸之。”4.遭受、遭到:“獲罪”。《紅樓夢?第九十三回》:“弟因菲材獲譴,自分萬死難償,幸邀寬宥,待罪邊隅。”5.獵物,打獵所得的東西。《呂氏春秋?不茍論?貴當》:“田獵之獲,常過人矣。”《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忘國家之政,貪雉兔之獲,則仁者不繇也。”6.能夠、可以:“不獲前來”、“不獲面辭”。《文選?王粲?從軍詩五首之一》:“歌舞入鄴城,所願獲無違。”
【至】:1.到:至今。自始至終。至死不屈。2.至于:甚至。3.極;最:至為感謝。你要早來,至遲下星期內一定趕到。
【寶】:1.玉器,泛指珍貴的東西:寶貝。寶劍。寶物。寶藏(zàng)。國寶。財寶。珍寶。傳(chuán)家寶。如獲至寶。寶貴。2.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寶座。登大寶(皇帝登基)。3.敬辭,用於稱別人的,寶地。寶剎(稱呼廟字)。寶號(稱呼別人的店鋪)。4.指金屬貨幣:元寶。5.賭具的一種:開寶。押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