媿怎么讀 媿的意思
“媿”字共有1個讀音:
[kuì]

漢字 | 媿 |
---|---|
讀音 |
|
注音 | ㄎㄨㄟˋ |
部首 | [女] 女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2 部外:9 |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ABF |
其它編碼 | 五筆:vrqc 倉頡:vhui 鄭碼:zmnj 四角:46413 |
筆順編碼 | 531325113554 |
筆順筆畫 | フノ一ノ丨フ一一ノフフ丶 |
筆順名稱 | 撇點 撇 橫 撇 豎 橫折 橫 橫 撇 豎彎鉤 撇折 點 |
媿字的意思
古同“愧”。
媿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媿
kuì ㄎㄨㄟˋ
同“愧”。《説文?女部》:“媿,慙也。”其它字義
● 媿
ch?u ㄔㄡˇ
同“醜”。《集韻?有韻》:“醜,古作媿。 姓。《集韻?有韻》:“媿,姓。”英語 ashamed, conscience-stricken
德語 besch?mt (Adj)
法語 honteux
媿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媿 kuì
〈動〉
(1) 慚愧。后作“愧” [feel ashamed]
媿,慚也。從女,鬼聲。——《說文》。
所以媿厲之也。——《禮記·聘禮》
永媿乎道德。——《莊子·駢拇》
眾人媿之。——《荀子·儒效》
又如:媿切(使之深深地感到慚愧);媿色(慚愧的神色);媿佩(對人佩服,自愧不如);媿怍(慚愧);媿赧(因慚愧而面紅耳赤)
(2) 羞辱 [humiliate]
媿,恥也。——《廣雅》
大夫種始謀曰:“昔者 吳夫差不顧義而媿吾王。”—— 漢· 袁康《越絕書》
(3) 感謝 [thank]
臣常媿其長者,思有以報。——《新唐書》
心搖只待東方曉,長媿寒雞第一聲。——唐· 陸龜蒙《自遣》
媿字的辭典解釋
媿
「愧 」的異體字。
康熙字典解釋
媿【丑集下】【女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10畫
《廣韻》俱位切《集韻》《韻會》基位切。??同愧。或作謉?。詳愧字註。
又《集韻》醜古作媿。註詳酉部十畫。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媿【卷十二】【女部】
慙也。從女鬼聲。愧,媿或從恥省。俱位切
說文解字注
(媿)慙也。慙下曰。媿也。二篆爲轉注。亦考老之例。從女。鬼聲。俱位切。十五部。按此亦形聲中有會意。
(愧)媿或從恥省。按卽謂從心可也。
媿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媿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