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裏行間的讀音 字裏行間的意思
【解釋】指文章的某種思想感情沒有直接說出而是通過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來。【出處】南朝梁·簡文帝《答新渝侯和詩書》:“垂示三首,風云吐于行間,珠玉生于字里。”【示例】老弟上的條陳,第一要不拘成格,~,略帶些古文氣息,方能中肯。 ◎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二回【近義詞】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指字句之間
- 字
- 裏
- 行
- 間
“字裏行間”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ì lǐ háng jiān]
- 漢字注音:
- ㄗˋ ㄌㄧˇ ㄏㄤˊ ㄐㄧㄢ
- 簡繁字形:
- 字里行間
- 是否常用:
- 否
“字裏行間”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字里行間 zìlǐ-hángjiān
[between the lines] 文字語句中間,常形容文句言語之間的含義,躍然紙上
辭典解釋
字里行間 zì lǐ háng jiān ㄗˋ ㄌㄧˇ ㄏㄤˊ ㄐㄧㄢ 字句、筆墨之間。語本南朝梁.簡文帝〈答新渝侯和詩書〉:「垂示三首,風云吐于行閑,珠玉生于字里。」亦指文章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官場維新記.第二回》:「老弟上的條陳,第一要不拘成格,字里行間,略帶些古文氣息,方能中肯。」
網絡解釋
【解釋】指文章的某種思想感情沒有直接說出而是通過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來。
【出處】南朝梁·簡文帝《答新渝侯和詩書》:“垂示三首,風云吐于行間,珠玉生于字里。”
【示例】老弟上的條陳,第一要不拘成格,~,略帶些古文氣息,方能中肯。 ◎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二回
【近義詞】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指字句之間
“字裏行間”的單字解釋
【字】:1.文字:漢字。識字。字體。字義。常用字。2.(字兒)字音:咬字兒。字正腔圓。他說話字字清楚。3.字體:篆字。柳字。宋體字。美術字。4.書法作品:字畫。一幅字。5.字眼;詞:他說行,誰還敢說半個“不”字。6.字據:立字。收到款子,寫個字兒給他。7.根據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別名叫“字”:岳飛字鵬舉。曾鞏字子固。8.俗指電表、水表等指示的數量:這個月電表走了50個字,水表走了20個字。9.許配:待字。10.姓。
【裏】:1.衣物的內層:被裏。2.內部,與外相對,並引申為一定範圍以內:裏外。心裏。這裏。那裏。
【行】:[háng]1.行列:雙行。楊柳成行。2.排行:您行幾?。我行三。3.行業:內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業。干一行,愛一行。行行出狀元。4.某些營業機構:商行。銀行。車行。5.用于成行的東西:一行字。幾行樹。兩行眼淚。[hàng]見〖樹行子〗。[héng]見〖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關的:行裝。行程。行蹤。西歐之行。4.流動性的;臨時性的:行商。行營。5.流通;推行:行銷。發行。風行。6.做;辦:舉行。執行。試行。行醫。行不通。簡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進行某項活動(多用于雙音動詞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復。8.(舊讀xìng)行為:品行。言行。罪行。獸行。9.可以:行,咱們就照這樣辦吧。算了,把事情說明白就行了。10.姓。
【間】:均同“間”。
“字裏行間”的相關詞語
* 字裏行間的讀音是:zì lǐ háng jiān,字裏行間的意思:【解釋】指文章的某種思想感情沒有直接說出而是通過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來。【出處】南朝梁·簡文帝《答新渝侯和詩書》:“垂示三首,風云吐于行間,珠玉生于字里。”【示例】老弟上的條陳,第一要不拘成格,~,略帶些古文氣息,方能中肯。 ◎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二回【近義詞】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指字句之間
基本解釋
字里行間 zìlǐ-hángjiān
[between the lines] 文字語句中間,常形容文句言語之間的含義,躍然紙上
辭典解釋
字里行間 zì lǐ háng jiān ㄗˋ ㄌㄧˇ ㄏㄤˊ ㄐㄧㄢ字句、筆墨之間。語本南朝梁.簡文帝〈答新渝侯和詩書〉:「垂示三首,風云吐于行閑,珠玉生于字里。」亦指文章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官場維新記.第二回》:「老弟上的條陳,第一要不拘成格,字里行間,略帶些古文氣息,方能中肯。」
【解釋】指文章的某種思想感情沒有直接說出而是通過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來。
【出處】南朝梁·簡文帝《答新渝侯和詩書》:“垂示三首,風云吐于行間,珠玉生于字里。”
【示例】老弟上的條陳,第一要不拘成格,~,略帶些古文氣息,方能中肯。 ◎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二回
【近義詞】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指字句之間
【字】:1.文字:漢字。識字。字體。字義。常用字。2.(字兒)字音:咬字兒。字正腔圓。他說話字字清楚。3.字體:篆字。柳字。宋體字。美術字。4.書法作品:字畫。一幅字。5.字眼;詞:他說行,誰還敢說半個“不”字。6.字據:立字。收到款子,寫個字兒給他。7.根據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別名叫“字”:岳飛字鵬舉。曾鞏字子固。8.俗指電表、水表等指示的數量:這個月電表走了50個字,水表走了20個字。9.許配:待字。10.姓。
【裏】:1.衣物的內層:被裏。2.內部,與外相對,並引申為一定範圍以內:裏外。心裏。這裏。那裏。
【行】:[háng]1.行列:雙行。楊柳成行。2.排行:您行幾?。我行三。3.行業:內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業。干一行,愛一行。行行出狀元。4.某些營業機構:商行。銀行。車行。5.用于成行的東西:一行字。幾行樹。兩行眼淚。[hàng]見〖樹行子〗。[héng]見〖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關的:行裝。行程。行蹤。西歐之行。4.流動性的;臨時性的:行商。行營。5.流通;推行:行銷。發行。風行。6.做;辦:舉行。執行。試行。行醫。行不通。簡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進行某項活動(多用于雙音動詞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復。8.(舊讀xìng)行為:品行。言行。罪行。獸行。9.可以:行,咱們就照這樣辦吧。算了,把事情說明白就行了。10.姓。
【間】:均同“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