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的讀音 孟郊的意思
孟郊 孟郊(751—814),字東野,唐代著名詩人。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縣)人,祖籍平昌(今山東德州臨邑縣)。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洛陽),后隱居嵩山。 孟郊兩試進士不第,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曾任溧陽縣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負,遂放跡林泉間,徘徊賦詩。以至公務多廢,縣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鄭余慶之薦,任職河南(河南府今洛陽),晚年生活多在洛陽度過。唐憲宗元和九年,鄭余慶再度招他往興元府任參軍,乃偕妻往赴,行至閿鄉縣(今河南靈寶),暴疾而卒,葬洛陽東。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孟郊工詩。因其詩作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故有“詩囚”之稱,與賈島并稱“郊寒島瘦”。孟詩現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
- 孟
- 郊
“孟郊”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mèng jiāo]
- 漢字注音:
- ㄇㄥˋ ㄐㄧㄠ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孟郊”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孟郊 Mèng Jiāo
[Meng Jiao] (751—814) 字東野,湖州武康(現在浙江省德清縣)人。他寫的一首歌頌母愛的詩,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
辭典解釋
孟郊 mèng jiāo ㄇㄥˋ ㄐㄧㄠ 人名。(西元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人,唐代詩人。性狷介,為詩有理致,然思苦奇澀,韓愈引為忘年交。與賈島齊名,有郊寒島瘦之稱。著有《孟東野詩集》。
英語 Meng Jiao (751-814)?, Tang dynasty essayist and poet
法語 Meng Jiao
網絡解釋
孟郊
孟郊(751—814),字東野,唐代著名詩人。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縣)人,祖籍平昌(今山東德州臨邑縣)。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洛陽),后隱居嵩山。
孟郊兩試進士不第,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曾任溧陽縣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負,遂放跡林泉間,徘徊賦詩。以至公務多廢,縣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鄭余慶之薦,任職河南(河南府今洛陽),晚年生活多在洛陽度過。唐憲宗元和九年,鄭余慶再度招他往興元府任參軍,乃偕妻往赴,行至閿鄉縣(今河南靈寶),暴疾而卒,葬洛陽東。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孟郊工詩。因其詩作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故有“詩囚”之稱,與賈島并稱“郊寒島瘦”。孟詩現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
“孟郊”的單字解釋
“孟郊”的相關詞語
“孟郊”造句
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出自:唐·孟郊《游終南山》山中的隱士,自身純正,雖然艱險,心中也感到坦然。孟郊
親情不僅是孟郊的“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的長長牽掛,它也是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深沉感嘆,是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是辛棄疾“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的天倫之樂……
孟郊死葬北邙山,從此風云得暫閑。天恐文章渾斷絕,更生賈島著人間。韓愈
本文試圖通過對美國詩人愛倫坡與中國詩人孟郊的比較,分析兩人的相同的創作心理定勢。
從孟郊、賈島到姚合,隨著苦吟的內蘊變化,詩人的藝術追求也發生了重要變化。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唐孟郊的《慈母吟》影響了我們幾代人。
意思是說,林先生的詩風像“郊寒島瘦”的孟郊,卻沒有一點寒苦之音;書法接近李建中,而自有清瘦遒勁的風流氣骨。
從我讀書以來,從小學到現在學過的古詩不計其數,但是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是孟郊的《游子鳴》。
此后雖然折節讀書,改志從學,博覽群籍,善為歌詩,特別喜歡盧仝、孟郊那樣的“瘦硬體”。
* 孟郊的讀音是:mèng jiāo,孟郊的意思:孟郊 孟郊(751—814),字東野,唐代著名詩人。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縣)人,祖籍平昌(今山東德州臨邑縣)。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洛陽),后隱居嵩山。 孟郊兩試進士不第,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曾任溧陽縣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負,遂放跡林泉間,徘徊賦詩。以至公務多廢,縣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鄭余慶之薦,任職河南(河南府今洛陽),晚年生活多在洛陽度過。唐憲宗元和九年,鄭余慶再度招他往興元府任參軍,乃偕妻往赴,行至閿鄉縣(今河南靈寶),暴疾而卒,葬洛陽東。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孟郊工詩。因其詩作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故有“詩囚”之稱,與賈島并稱“郊寒島瘦”。孟詩現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
基本解釋
孟郊 Mèng Jiāo
[Meng Jiao] (751—814) 字東野,湖州武康(現在浙江省德清縣)人。他寫的一首歌頌母愛的詩,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
辭典解釋
孟郊 mèng jiāo ㄇㄥˋ ㄐㄧㄠ人名。(西元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人,唐代詩人。性狷介,為詩有理致,然思苦奇澀,韓愈引為忘年交。與賈島齊名,有郊寒島瘦之稱。著有《孟東野詩集》。
英語 Meng Jiao (751-814)?, Tang dynasty essayist and poet
法語 Meng Jiao
孟郊
孟郊(751—814),字東野,唐代著名詩人。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縣)人,祖籍平昌(今山東德州臨邑縣)。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洛陽),后隱居嵩山。孟郊兩試進士不第,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曾任溧陽縣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負,遂放跡林泉間,徘徊賦詩。以至公務多廢,縣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鄭余慶之薦,任職河南(河南府今洛陽),晚年生活多在洛陽度過。唐憲宗元和九年,鄭余慶再度招他往興元府任參軍,乃偕妻往赴,行至閿鄉縣(今河南靈寶),暴疾而卒,葬洛陽東。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孟郊工詩。因其詩作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故有“詩囚”之稱,與賈島并稱“郊寒島瘦”。孟詩現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

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出自:唐·孟郊《游終南山》山中的隱士,自身純正,雖然艱險,心中也感到坦然。孟郊
親情不僅是孟郊的“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的長長牽掛,它也是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深沉感嘆,是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是辛棄疾“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的天倫之樂……
孟郊死葬北邙山,從此風云得暫閑。天恐文章渾斷絕,更生賈島著人間。韓愈
本文試圖通過對美國詩人愛倫坡與中國詩人孟郊的比較,分析兩人的相同的創作心理定勢。
從孟郊、賈島到姚合,隨著苦吟的內蘊變化,詩人的藝術追求也發生了重要變化。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唐孟郊的《慈母吟》影響了我們幾代人。
意思是說,林先生的詩風像“郊寒島瘦”的孟郊,卻沒有一點寒苦之音;書法接近李建中,而自有清瘦遒勁的風流氣骨。
從我讀書以來,從小學到現在學過的古詩不計其數,但是我最喜歡的一首詩是孟郊的《游子鳴》。
此后雖然折節讀書,改志從學,博覽群籍,善為歌詩,特別喜歡盧仝、孟郊那樣的“瘦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