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古堡的讀音 安平古堡的意思
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古稱“奧倫治城”(Orange)、“熱蘭遮城”(Zeelandia)、“安平城”、“臺灣城”,位于今臺灣臺南市。最早建于1624年,是臺灣地區最古老的城堡。自建城以來,曾經是荷蘭人統治臺灣的中樞、也曾經是鄭氏王朝三代的宅第。古堡建筑屋舍純用紅色磚瓦,黃昏時與落日相輝映,景色優美,“安平夕照”1953年獲臺灣省政府選為臺灣八景之一。 安平古堡有兩處遺跡被列為古跡,為國家一級古跡臺灣城殘跡,及國定古跡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筑遺構。而一般民眾登高望遠的瞭望臺,多被以為是安平古堡,但事實上是建于日據時期,不屬于古跡。
- 安
- 平
- 古
- 堡
“安平古堡”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ān píng gǔ bǎo]
- 漢字注音:
- ㄢ ㄆㄧㄥˊ ㄍㄨˇ ㄅㄠ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安平古堡”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安平古堡 ān píng gǔ bǎo ㄢ ㄆㄧㄥˊ ㄍㄨˇ ㄅㄠˇ 臺灣重要古跡。地點在今臺南市安平區國勝路二十八號。明天啟四年(西元1624年)?荷蘭人自印尼爪哇運來建材,開始構建臺灣第一座城堡,至崇禎七年(西元1634年)?才完成。原稱為「熱蘭遮城」,鄭成功定居此地,又稱為「王城」、「臺灣城」;清乾隆以后又稱為「赤崁城」。清同治十年(西元1871年)?,英軍來犯,城內軍火庫爆炸,死傷慘重,城墻毀壞。光緒六年(西元1880年)?,沈葆禎修「億載金城」時,曾利用此城的墻石,荒廢更甚。光緒二十二年(西元1896年)?,日本人將內城城基毀敗后改建海關宿舍,并加建了一個小城樓,四周圍上紅磚,成為一長方形高臺,即今古堡的樣子。在古堡前方仍存有一面高三丈余的殘墻,正是原來熱蘭遮城的原跡。現屬臺閩地區一級古跡。
網絡解釋
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古稱“奧倫治城”(Orange)、“熱蘭遮城”(Zeelandia)、“安平城”、“臺灣城”,位于今臺灣臺南市。最早建于1624年,是臺灣地區最古老的城堡。自建城以來,曾經是荷蘭人統治臺灣的中樞、也曾經是鄭氏王朝三代的宅第。古堡建筑屋舍純用紅色磚瓦,黃昏時與落日相輝映,景色優美,“安平夕照”1953年獲臺灣省政府選為臺灣八景之一。
安平古堡有兩處遺跡被列為古跡,為國家一級古跡臺灣城殘跡,及國定古跡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筑遺構。而一般民眾登高望遠的瞭望臺,多被以為是安平古堡,但事實上是建于日據時期,不屬于古跡。
“安平古堡”的單字解釋
【安】:1.安定:心神不安。坐不安,立不穩。2.使安定:安民。安神。安邦定國。3.對生活、工作等感到滿足合適:安于現狀(滿足于目前的狀況,不求進步)。安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對):公安。治安。轉危為安。5.使有合適的位置:安插。安頓。6.安裝;設立:安門窗。安電燈。咱們村上安有線電視了。7.加上:安罪名。安個頭銜。8.存著;懷著(某種念頭,多指不好的):你安的什么心?9.姓。10.疑問代詞。11.問處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安在?12.表示反問,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安能若無其事?13.安培的簡稱。導體橫截面每秒通過的電量是1庫時,電流強度就是1安。
【平】:1.表面沒有高低凹凸,不傾斜:平坦。馬路很平。把紙鋪平了。2.使平:平了三畝地。把溝平了種莊稼。3.兩相比較沒有高低、先后;不相上下:平輩。平列。平局。平起平坐。這場球賽雙方打平了。4.達到相同的高度:平槽。平了世界記錄。5.平均;公平:平分。持平之論。6.安定:風平浪靜。心平氣和。7.用武力鎮壓;平定:平叛。平亂。8.抑止(怒氣):你先把氣平下去再說。9.經常的;普通的:平時。平淡。10.姓。
【古】:1.古代(跟“今”相對):遠古。厚今薄古。2.經歷多年的:古畫。古城。這座廟古得很。3.具有古代風格的:古拙。古樸。4.真摯純樸:人心不古。5.古體詩:五古。七古。6.姓。
【堡】:[pù]用于地名。有的地區把“鋪”寫作堡,如十里堡。[bǎo]土筑的小城。也泛指軍事上構筑的工事:碉堡。[bǔ]堡子,有城墻的村鎮。多用于地名,如吳堡(在陜西)、柴溝堡(在河北)。
“安平古堡”的相關詞語
* 安平古堡的讀音是:ān píng gǔ bǎo,安平古堡的意思: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古稱“奧倫治城”(Orange)、“熱蘭遮城”(Zeelandia)、“安平城”、“臺灣城”,位于今臺灣臺南市。最早建于1624年,是臺灣地區最古老的城堡。自建城以來,曾經是荷蘭人統治臺灣的中樞、也曾經是鄭氏王朝三代的宅第。古堡建筑屋舍純用紅色磚瓦,黃昏時與落日相輝映,景色優美,“安平夕照”1953年獲臺灣省政府選為臺灣八景之一。 安平古堡有兩處遺跡被列為古跡,為國家一級古跡臺灣城殘跡,及國定古跡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筑遺構。而一般民眾登高望遠的瞭望臺,多被以為是安平古堡,但事實上是建于日據時期,不屬于古跡。
辭典解釋
安平古堡 ān píng gǔ bǎo ㄢ ㄆㄧㄥˊ ㄍㄨˇ ㄅㄠˇ臺灣重要古跡。地點在今臺南市安平區國勝路二十八號。明天啟四年(西元1624年)?荷蘭人自印尼爪哇運來建材,開始構建臺灣第一座城堡,至崇禎七年(西元1634年)?才完成。原稱為「熱蘭遮城」,鄭成功定居此地,又稱為「王城」、「臺灣城」;清乾隆以后又稱為「赤崁城」。清同治十年(西元1871年)?,英軍來犯,城內軍火庫爆炸,死傷慘重,城墻毀壞。光緒六年(西元1880年)?,沈葆禎修「億載金城」時,曾利用此城的墻石,荒廢更甚。光緒二十二年(西元1896年)?,日本人將內城城基毀敗后改建海關宿舍,并加建了一個小城樓,四周圍上紅磚,成為一長方形高臺,即今古堡的樣子。在古堡前方仍存有一面高三丈余的殘墻,正是原來熱蘭遮城的原跡。現屬臺閩地區一級古跡。
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古稱“奧倫治城”(Orange)、“熱蘭遮城”(Zeelandia)、“安平城”、“臺灣城”,位于今臺灣臺南市。最早建于1624年,是臺灣地區最古老的城堡。自建城以來,曾經是荷蘭人統治臺灣的中樞、也曾經是鄭氏王朝三代的宅第。古堡建筑屋舍純用紅色磚瓦,黃昏時與落日相輝映,景色優美,“安平夕照”1953年獲臺灣省政府選為臺灣八景之一。安平古堡有兩處遺跡被列為古跡,為國家一級古跡臺灣城殘跡,及國定古跡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筑遺構。而一般民眾登高望遠的瞭望臺,多被以為是安平古堡,但事實上是建于日據時期,不屬于古跡。
【安】:1.安定:心神不安。坐不安,立不穩。2.使安定:安民。安神。安邦定國。3.對生活、工作等感到滿足合適:安于現狀(滿足于目前的狀況,不求進步)。安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對):公安。治安。轉危為安。5.使有合適的位置:安插。安頓。6.安裝;設立:安門窗。安電燈。咱們村上安有線電視了。7.加上:安罪名。安個頭銜。8.存著;懷著(某種念頭,多指不好的):你安的什么心?9.姓。10.疑問代詞。11.問處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安在?12.表示反問,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安能若無其事?13.安培的簡稱。導體橫截面每秒通過的電量是1庫時,電流強度就是1安。
【平】:1.表面沒有高低凹凸,不傾斜:平坦。馬路很平。把紙鋪平了。2.使平:平了三畝地。把溝平了種莊稼。3.兩相比較沒有高低、先后;不相上下:平輩。平列。平局。平起平坐。這場球賽雙方打平了。4.達到相同的高度:平槽。平了世界記錄。5.平均;公平:平分。持平之論。6.安定:風平浪靜。心平氣和。7.用武力鎮壓;平定:平叛。平亂。8.抑止(怒氣):你先把氣平下去再說。9.經常的;普通的:平時。平淡。10.姓。
【古】:1.古代(跟“今”相對):遠古。厚今薄古。2.經歷多年的:古畫。古城。這座廟古得很。3.具有古代風格的:古拙。古樸。4.真摯純樸:人心不古。5.古體詩:五古。七古。6.姓。
【堡】:[pù]用于地名。有的地區把“鋪”寫作堡,如十里堡。[bǎo]土筑的小城。也泛指軍事上構筑的工事:碉堡。[bǔ]堡子,有城墻的村鎮。多用于地名,如吳堡(在陜西)、柴溝堡(在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