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的讀音 宋史的意思
宋史 (二十四史之一)《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錄于《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后主持修撰。 《宋史》與《遼史》、《金史》同時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龐大的一部官修史書。
- 宋
- 史
“宋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òng shǐ]
- 漢字注音:
- ㄙㄨㄥˋ ㄕ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宋史”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宋史 sòng shǐ ㄙㄨㄥˋ ㄕˇ 書名。元托克托等奉敕撰,四百九十六卷,包括本紀四十七、表三十二、志一百六十二、列傳二百五十五。為趙宋一代之史,二十四史之一。
英語 History of the Song Dynasty, twentieth of the 24 dynastic histories 二十四史[Er4 shi2 si4 Shi3], composed under Toktoghan 脫脫|脫脫[Tuo1 tuo1] in 1345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元[Yuan2], 496 scrolls, (not to be confused with 宋書|宋書[Song4 shu1])?
法語 Song Shi
網絡解釋
宋史 (二十四史之一)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錄于《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后主持修撰。
《宋史》與《遼史》、《金史》同時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龐大的一部官修史書。
“宋史”的單字解釋
【宋】:1.周朝國名(前11世紀中葉—前286)。在今河南商丘一帶。為齊所滅。2.朝代名。1.南朝之一(420—479)。劉裕滅東晉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國號宋,史稱劉宋。為南齊所滅。2.(960—1279)趙匡胤滅五代后周建立。建都汴梁(今河南開封),國號宋,史稱北宋。1127年4月為金所滅。5月趙構重建政權,建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1279年為元所滅。北宋、南宋合稱兩宋。3.響度單位。一毫宋約相當于人耳剛能聽到的聲音響度。舊寫作??。
【史】:1.歷史:史學。近代史。世界史。有史以來。2.古代掌管記載史實的官。3.古代圖書四部分類法(經史子集)中的第二類:史書。史部。4.姓。
“宋史”的相關詞語
* 宋史的讀音是:sòng shǐ,宋史的意思:宋史 (二十四史之一)《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錄于《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后主持修撰。 《宋史》與《遼史》、《金史》同時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龐大的一部官修史書。
辭典解釋
宋史 sòng shǐ ㄙㄨㄥˋ ㄕˇ書名。元托克托等奉敕撰,四百九十六卷,包括本紀四十七、表三十二、志一百六十二、列傳二百五十五。為趙宋一代之史,二十四史之一。
英語 History of the Song Dynasty, twentieth of the 24 dynastic histories 二十四史[Er4 shi2 si4 Shi3], composed under Toktoghan 脫脫|脫脫[Tuo1 tuo1] in 1345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元[Yuan2], 496 scrolls, (not to be confused with 宋書|宋書[Song4 shu1])?
法語 Song Shi
宋史 (二十四史之一)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錄于《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后主持修撰。《宋史》與《遼史》、《金史》同時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龐大的一部官修史書。
【宋】:1.周朝國名(前11世紀中葉—前286)。在今河南商丘一帶。為齊所滅。2.朝代名。1.南朝之一(420—479)。劉裕滅東晉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國號宋,史稱劉宋。為南齊所滅。2.(960—1279)趙匡胤滅五代后周建立。建都汴梁(今河南開封),國號宋,史稱北宋。1127年4月為金所滅。5月趙構重建政權,建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1279年為元所滅。北宋、南宋合稱兩宋。3.響度單位。一毫宋約相當于人耳剛能聽到的聲音響度。舊寫作??。
【史】:1.歷史:史學。近代史。世界史。有史以來。2.古代掌管記載史實的官。3.古代圖書四部分類法(經史子集)中的第二類:史書。史部。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