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浞的讀音 寒浞的意思
寒浞 寒浞(前2013年~前1933年):又名韓浞、寒漪,夏朝君主。只是因為他的名聲不好,以孔圣人的儒家思想為主體的中國歷史把他排斥在帝王之外,稱他為梟雄,把他統治中國的歲月從史書上抹掉。妘姓,任有窮氏部落首領后羿的相,后來殺死后羿,奪取有窮氏大權,隨后消滅了夏后相,使自太康失國以來分裂了54年的天下重新統一。晚年驕奢淫逸,不修政事,最后死于少康的復國之戰中。
- 寒
- 浞
“寒浞”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án zhuó]
- 漢字注音:
- ㄏㄢˊ ㄓㄨㄛ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寒浞”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上古傳說中的人物。本為寒國宗族,輔寒國君伯明氏,被廢棄。后羿奪帝相位以代夏,號有窮,任浞為相。浞殺羿自立。后夏遺臣靡輔帝相子少康滅浞。寒,也寫作"韓"。參閱《左傳.襄公四年》。 辭典解釋
寒浞 hán zhuó ㄏㄢˊ ㄓㄨㄛˊ 人名。夏朝人。初輔佐寒國君伯明氏,有窮氏后羿篡帝相之位,命寒浞為相。后浞殺后羿自立,終被帝相之子少康所滅,夏朝至此復國。見《左傳.襄公四年》。
網絡解釋
寒浞
寒浞(前2013年~前1933年):又名韓浞、寒漪,夏朝君主。只是因為他的名聲不好,以孔圣人的儒家思想為主體的中國歷史把他排斥在帝王之外,稱他為梟雄,把他統治中國的歲月從史書上抹掉。妘姓,任有窮氏部落首領后羿的相,后來殺死后羿,奪取有窮氏大權,隨后消滅了夏后相,使自太康失國以來分裂了54年的天下重新統一。晚年驕奢淫逸,不修政事,最后死于少康的復國之戰中。
“寒浞”的單字解釋
【寒】:1.冷(跟“暑”相對):寒冬。寒風。天寒地凍。受了一點寒。2.害怕;畏懼:心寒。膽寒。3.窮困:貧寒。4.姓。
【浞】:淋;使濕:讓雨浞了。一潲雨,桌子上的書全浞濕了。
“寒浞”的相關詞語
“寒浞”造句
最后,終于滅掉寒浞,由少康稱王,重新恢復了夏朝的統治地位。
叛臣寒浞殺后羿,搞了羿的老婆,生兩個兒子叫澆和殪,滅夏后相。
野心勃勃,心狠手辣的的寒浞殺害了羿和他的兒子。
本文認為,河南龍山文化晚期為夏代早期文化,二里頭文化第一期為后羿、寒浞代夏以后的物質文化,新砦期二里頭文化的發現既填補了兩者之間的空隙,也證實二里頭文化第一期非為夏代文化的初始。
* 寒浞的讀音是:hán zhuó,寒浞的意思:寒浞 寒浞(前2013年~前1933年):又名韓浞、寒漪,夏朝君主。只是因為他的名聲不好,以孔圣人的儒家思想為主體的中國歷史把他排斥在帝王之外,稱他為梟雄,把他統治中國的歲月從史書上抹掉。妘姓,任有窮氏部落首領后羿的相,后來殺死后羿,奪取有窮氏大權,隨后消滅了夏后相,使自太康失國以來分裂了54年的天下重新統一。晚年驕奢淫逸,不修政事,最后死于少康的復國之戰中。
基本解釋
1.上古傳說中的人物。本為寒國宗族,輔寒國君伯明氏,被廢棄。后羿奪帝相位以代夏,號有窮,任浞為相。浞殺羿自立。后夏遺臣靡輔帝相子少康滅浞。寒,也寫作"韓"。參閱《左傳.襄公四年》。辭典解釋
寒浞 hán zhuó ㄏㄢˊ ㄓㄨㄛˊ人名。夏朝人。初輔佐寒國君伯明氏,有窮氏后羿篡帝相之位,命寒浞為相。后浞殺后羿自立,終被帝相之子少康所滅,夏朝至此復國。見《左傳.襄公四年》。
寒浞
寒浞(前2013年~前1933年):又名韓浞、寒漪,夏朝君主。只是因為他的名聲不好,以孔圣人的儒家思想為主體的中國歷史把他排斥在帝王之外,稱他為梟雄,把他統治中國的歲月從史書上抹掉。妘姓,任有窮氏部落首領后羿的相,后來殺死后羿,奪取有窮氏大權,隨后消滅了夏后相,使自太康失國以來分裂了54年的天下重新統一。晚年驕奢淫逸,不修政事,最后死于少康的復國之戰中。【寒】:1.冷(跟“暑”相對):寒冬。寒風。天寒地凍。受了一點寒。2.害怕;畏懼:心寒。膽寒。3.窮困:貧寒。4.姓。
【浞】:淋;使濕:讓雨浞了。一潲雨,桌子上的書全浞濕了。
最后,終于滅掉寒浞,由少康稱王,重新恢復了夏朝的統治地位。
叛臣寒浞殺后羿,搞了羿的老婆,生兩個兒子叫澆和殪,滅夏后相。
野心勃勃,心狠手辣的的寒浞殺害了羿和他的兒子。
本文認為,河南龍山文化晚期為夏代早期文化,二里頭文化第一期為后羿、寒浞代夏以后的物質文化,新砦期二里頭文化的發現既填補了兩者之間的空隙,也證實二里頭文化第一期非為夏代文化的初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