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轉的讀音 對轉的意思
對轉 對轉,1.舊指官吏不按秩遞升而直接越級遷調。 2.音韻學術語。古音學上指主要元音相同的陰聲﹑陽聲﹑入聲之間的相互轉變。
- 對
- 轉
“對轉”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uì zhuǎn]
- 漢字注音:
- ㄉㄨㄟˋ ㄓㄨㄢˇ
- 簡繁字形:
- 對轉
- 是否常用:
- 否
“對轉”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舊指官吏不按秩遞升而直接越級遷調。 2.音韻學術語。古音學上指主要元音相同的陰聲﹑陽聲﹑入聲之間的相互轉變。清代學者孔廣森將入聲歸入陰聲﹐首先明確提出"陰陽對轉"的理論。多數學者則主張入聲分立。"對轉"說的提出﹐為正確解釋古代韻文的異部通押和訓詁學上的通假問題﹐提供了理論依據。如:《詩.大雅.抑》六章的"子"(陰聲)﹑"承"(陽聲)為韻﹐八章的"則"(入聲)﹑"子"為韻﹐即因對轉而得通押。又如:《儀禮.士虞禮》:"中月而禫。"鄭玄注:"古文禪或為導。"《漢書.高帝紀上》:"令趨銷印。"顏師古注:"趨讀曰促。""禫"(陽聲)與"導"(陰聲)﹐"趨"(陰聲)與"促"(入聲)﹐亦因對轉而得通假。 辭典解釋
對轉 duì zhuǎn ㄉㄨㄟˋ ㄓㄨㄢˇ 聲韻學上指語音中陰聲韻與陽聲韻發生互通的現象。參見「陰陽對轉」條。
網絡解釋
對轉
對轉,1.舊指官吏不按秩遞升而直接越級遷調。 2.音韻學術語。古音學上指主要元音相同的陰聲﹑陽聲﹑入聲之間的相互轉變。
“對轉”的單字解釋
【對】:1.回答:對答如流。2.向著;朝著:槍口對準敵人。3.對抗;敵對:對手。針鋒相對。4.對待。例:對事不對人。5.正確;正常;相合:這話很對。神色不對。數目不對,還差一些。6.把兩個東西放在一起比較,看是否相符合:校對。對表。7.使兩個東西接觸或配合:把破鏡片對到一起。對榫。8.投合;適合:倆人很對脾氣。對心思。9.成雙的:對聯。10.攙入(多指液體):對水。11.?介詞。1.與“對于”用法基本相同,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對你的建議,他很重視。2.對待:小王對他有意見。3.朝;向:對人民負責。
【轉】:[zhuǎn]1.改換方向、位置、形勢、情況等:轉身。轉臉。轉換。轉移。好轉。向左轉。向后轉。轉敗為勝。由陰轉晴。2.把一方的物品、信件、意見等傳到另一方:轉達。轉交。轉送。這封信由我轉給他好了。3.姓。[zhuàn]1.繞著某物移動;打轉:轉圈子。轉來轉去。2.繞一圈兒叫繞一轉。[zhuǎi]轉文:他平時好轉兩句。說大白話就行,用不著轉。
“對轉”的相關詞語
* 對轉的讀音是:duì zhuǎn,對轉的意思:對轉 對轉,1.舊指官吏不按秩遞升而直接越級遷調。 2.音韻學術語。古音學上指主要元音相同的陰聲﹑陽聲﹑入聲之間的相互轉變。
基本解釋
1.舊指官吏不按秩遞升而直接越級遷調。 2.音韻學術語。古音學上指主要元音相同的陰聲﹑陽聲﹑入聲之間的相互轉變。清代學者孔廣森將入聲歸入陰聲﹐首先明確提出"陰陽對轉"的理論。多數學者則主張入聲分立。"對轉"說的提出﹐為正確解釋古代韻文的異部通押和訓詁學上的通假問題﹐提供了理論依據。如:《詩.大雅.抑》六章的"子"(陰聲)﹑"承"(陽聲)為韻﹐八章的"則"(入聲)﹑"子"為韻﹐即因對轉而得通押。又如:《儀禮.士虞禮》:"中月而禫。"鄭玄注:"古文禪或為導。"《漢書.高帝紀上》:"令趨銷印。"顏師古注:"趨讀曰促。""禫"(陽聲)與"導"(陰聲)﹐"趨"(陰聲)與"促"(入聲)﹐亦因對轉而得通假。辭典解釋
對轉 duì zhuǎn ㄉㄨㄟˋ ㄓㄨㄢˇ聲韻學上指語音中陰聲韻與陽聲韻發生互通的現象。參見「陰陽對轉」條。
對轉
對轉,1.舊指官吏不按秩遞升而直接越級遷調。 2.音韻學術語。古音學上指主要元音相同的陰聲﹑陽聲﹑入聲之間的相互轉變。【對】:1.回答:對答如流。2.向著;朝著:槍口對準敵人。3.對抗;敵對:對手。針鋒相對。4.對待。例:對事不對人。5.正確;正常;相合:這話很對。神色不對。數目不對,還差一些。6.把兩個東西放在一起比較,看是否相符合:校對。對表。7.使兩個東西接觸或配合:把破鏡片對到一起。對榫。8.投合;適合:倆人很對脾氣。對心思。9.成雙的:對聯。10.攙入(多指液體):對水。11.?介詞。1.與“對于”用法基本相同,表示動作行為的對象:對你的建議,他很重視。2.對待:小王對他有意見。3.朝;向:對人民負責。
【轉】:[zhuǎn]1.改換方向、位置、形勢、情況等:轉身。轉臉。轉換。轉移。好轉。向左轉。向后轉。轉敗為勝。由陰轉晴。2.把一方的物品、信件、意見等傳到另一方:轉達。轉交。轉送。這封信由我轉給他好了。3.姓。[zhuàn]1.繞著某物移動;打轉:轉圈子。轉來轉去。2.繞一圈兒叫繞一轉。[zhuǎi]轉文:他平時好轉兩句。說大白話就行,用不著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