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怎么讀 射的意思

漢字 | 射 |
---|---|
讀音 |
|
注音 | ㄕㄜˋ|ㄧㄝˋ|ㄧˋ |
部首 | [寸] 寸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0 部外:7 |
異體字 | ? ?? ?? ?? ?? ?? 榭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C04 |
其它編碼 | 五筆:tmdf 倉頡:hhdi 鄭碼:ncds 四角:24200 |
筆順編碼 | 3251113124 |
筆順筆畫 | ノ丨フ一一一ノ一丨丶 |
筆順名稱 | 撇 豎 橫折鉤 橫 橫 橫 撇 橫 豎鉤 點 |
射字的意思
1.放箭:射箭。后羿射日。
2.用推力或彈力送出子彈等:射擊。掃射。發射。射程。射手。
3.氣體或液體等受到壓力迅速流出:噴射。注射。
4.放出光、熱、電波等:射電。輻射。射線。照射。反射。
5.有所指:暗射。影射。
[yè]1.〔射干〕古書上的一種草,根可入藥。
2.〔仆射〕中國秦至宋代的官名,宋代以后廢。
[yì]〔無射〕a.中國古代音樂十二律之一;b.中國春秋時景王所鑄鐘名。
射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射
shè ㄕㄜˋ
放箭:射箭。后羿射日。 用推力或彈力送出子彈等:射擊。掃射。發射。射程。射手。 氣體或液體等受到壓力迅速流出:噴射。注射。 放出光、熱、電波等:射電。輻射。射線。照射。反射。 有所指:暗射。影射。其它字義
● 射
yè ㄧㄝˋ
〔射干〕古書上的一種草,根可入藥。 〔仆射〕中國秦至宋代的官名,宋代以后廢。其它字義
● 射
yì ㄧˋ
◎ 〔無射〕a.中國古代音樂十二律之一;b.中國春秋時景王所鑄鐘名。
英語 shoot, eject, issue forth, emit
德語 schie?en ,filmen, Jagdpacht (S)?,Schuss (S)?,She (Eig, Fam)
法語 tirer,jaillir,émettre
射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射 shè
〈動〉
(1) (本作“射”。會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發放。小篆把弓矢形訛變成“身”字,誤。本義:用弓發箭使中遠處目標)
(2) 同本義 [shoot]
射,弓弩發于身而中于遠也。——《說文》
三曰五射。——《周禮·保氏》
射者,男子之事也。——《禮記·射義》
以射策甲科為郎。——《漢書·蕭望之傳》。注:“射之言投射也。”
射聲校尉。——《后漢書·光武紀》
常能為漢伏弩射之。——《漢書·李廣蘇建傳》
應元往來馳射,發一矢輒殪一賊。—— 邵長蘅《青門剩稿》
又如:射鵠(射箭的靶子);射日(古代神話。傳說堯時有十二日并出,莊稼盡被曬枯,后羿射落九日,為民除了害);射牛(古代帝王、諸侯祭祀天地、宗廟,必親自射牛以示隆重);射利(比喻急于追求財利如射矢之速)
(3) 用推力、壓力或彈力送出 [project]
連放火箭,直射北門外方圓兩炮臺。——《三元里抗英》
又如:射門;射彈;射擊;射工(傳說中能含沙射影的毒蟲);噴射;注射
(4) 猜度 [guess]
是何鳥也?王射之。——《呂氏春秋·重言》
又如:射虎(猜燈謎。燈謎,又如燈虎、文虎);射覆(一種酒令。用相連的字句隱寓事物,使人猜度)
(5) 打賭 [bet]
于是使射千鎰之重,爭千里之逐。——漢· 枚乘《七發》
(6) 謀求,逐取 [seek]
江淮豪賈射利。——《新唐書·食貨志》
又如:射利(謀取財禮)
(7) 照射,放射 [irradiate]
有紅光一縷起土橋,直射城內。——《閻典史傳》
(8) 循著,順著 [comply with]
夜非深林薈叢,不能藏蔽,無聞兒啼,即射聲而至。——清· 黃宗羲《金孺人墓志銘》
(9) 瞬間地斜視 [glance]
又冷冷地射了屠維岳一眼。—— 茅盾《子夜》
(10) 攔阻 [block]
謀為石岸,以射水勢。——明· 張居正《方氏建水榭銘》
(11) 嘲弄 [mock]
編成而名之曰《三閑集》,尚以射仿吾也。—— 魯迅《三閑集》
(12) 指投壺 [throw]。把箭投向壺里,按投中次數多少決定勝負。輸了罰酒
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詞性變化
◎ 射 shè
〈名〉
(1) 放箭的人 [archer]
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孟子》
(2) 射法。古代六藝之一。有關弓箭制作規范和使用技能的訓練 [archery]。
如:射人(古官名。掌射法以習射儀);射人師(射人之長);射雀(謂射術高超)
(3) 鄉射禮 [shooting rite]。如:射宮(天子行大射禮之處,亦為考試貢士之所);射鄉(指鄉射禮和鄉飲酒禮。古代鄉飲酒禮之后舉行鄉射禮);射飲(鄉射禮和鄉飲酒禮);射器(射禮所用的器物)
(4) 圭璋上端銳出部分 [article of top quality jade]
大璋、中璋九寸,邊璋七寸。射四寸。——《周禮·考工記》
(5) 姓
射字的辭典解釋
用推力或彈力等送出弓箭、炮彈或某種物體。如:「發射」、「注射」、「掃射」、「噴射」。
猜度、猜測。如:「金銀銅鐵射一地名。」
用言語文字暗示或中傷。如:「影射」。《資治通鑑·卷一四·漢紀六·文帝前六年》:「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諫者謂之誹謗,深計者謂之妖言,其視殺人若艾草菅然。」
光線映照。如:「反射」、「折射」、「光芒四射」。
名有關放箭技能的訓練。《周禮·地官·大司徒》:「三曰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射ㄧˋyì參見「無射 」條。
射ㄕˊshí 動放箭使中目標物。《論語·述而》:「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射ㄧㄝˋyè參見「射干」、「僕射」等條。
康熙字典解釋
射【寅集上】【寸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神柘切《集韻》食夜切《韻會》《正韻》神夜切,??蛇去聲。《說文》弓弩發於身,而中於遠也。《禮•射義》古者,天子以射選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飾之以禮樂也。
又射之爲言繹也。繹者各繹己之志也。故心平體正,持弓矢審固,則中矣。
又射義有大射,賔射,燕射。《周禮•地官•保氏》五射,曰白矢,曰參連,曰剡註,曰襄尺,曰井儀。詳《鄭司農註》。
又《廣韻》羊謝切《集韻》《韻會》《正韻》夤謝切,??音夜。僕射,秦官名。《漢官儀註》僕,主也。古者重武事,每官必有主射督課之,故名。師古曰:射本如字讀,今音夜,蓋關屮語轉爲此音也。朱子曰:禮僕人師扶左,射人師扶右。周官大僕之職,僕射之名,蓋起於此。漢獻帝始分置左右僕射,唐改左右匡政,又改左右相。
又《廣韻》《集韻》??食亦切,音實。《增韻》以弓弩失射物也。
又指物而取曰射。《論語》弋不射宿。
又《蜀志》孟光曰:吾好直言,每彈射利病,爲世所嫌。歐陽氏曰:泛而言射,則在去聲,以射其物而言,則在入聲。《正字通》以爲曲說,非。
又《廣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詩•大雅》無射亦保。《周頌》無射于人斯。《註》射,厭也。
又無射,九月律名。《前漢•律歷志》無射,言陽氣上升,隂氣收藏,終而復始,無厭已也。
又葉當故切,音妒。《詩•小雅》式燕且譽,好爾無射。
又葉於略切,音約。《詩•大雅》不可度思,矧可射思。《楚辭•天問》封豨是射。葉下若。《說文》本作?。從身從矢。或從寸。寸,法度也。亦手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卷五】【矢部】
弓弩發於身而中於遠也。從矢從身。射,篆文?從寸。寸,法度也。亦手也。食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