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軍機的讀音 小軍機的意思
小軍機 小軍機,清軍機處的職官之一。“軍機章京”的俗稱,亦名“樞曹”、“軍機司員”。相對“大軍機”(軍機大臣)而得名。雍正八年(1730),清因用兵西北,設立軍機處,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值繕寫諭旨,是為設小軍機之始。初無定額,多從“中書”中擇人品端方、年輕干練、工于書寫者任用,與大軍機一起贊襄機務。乾隆間(1736—1795),滿、漢大臣亦命在軍機章京上行走:侍郎保成、松筠、博清額、索琳、福德、府尹蔣炳、副憲胡寶瑔、三品京堂袁守侗等皆是。嘉慶四年(1799),確定滿、漢軍機章京概由內閣、六部、理藩院等衙門舉薦中書、郎中、員外郎、主事、筆帖式等官,漢章京資格必需是進士、舉人出身及“拔貢”經朝考錄為小京官者,經軍機處預先考取、引見并記名,遇缺即依次傳補;又定其分為滿、漢各兩班,每班各8人,各中設班領(滿語稱“達拉密”)1人,共32人。后又增設漢額外章京若干員。軍機處“廷寄上諭”,例由軍機大臣面承諭旨(章京被召入承旨者亦間有),再由章京依據述旨而撰擬諭文,稱旨后乃封發,例由章京標(判)明日馳里數(300里至600里加緊)于函外付驛。此外,亦負責辦理文牘檔案、纂修《方略》、查核某項典章制度或奏議、遵派到外省查辦案件等。彼輩非特許不宜與外吏交接,即與在京部院諸官亦少往來,泄密者則罪之。時人以“樞曹為華選”,歷此階而躋身顯貴者,在滿章京中指不勝屈,在漢章京中頗不乏人。
- 小
- 軍
- 機
“小軍機”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iǎo jūn jī]
- 漢字注音:
- ㄒㄧㄠˇ ㄐㄩㄣ ㄐㄧ
- 簡繁字形:
- 小軍機
- 是否常用:
- 否
“小軍機”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清代軍機處章京的俗稱。
網絡解釋
小軍機
小軍機,清軍機處的職官之一。“軍機章京”的俗稱,亦名“樞曹”、“軍機司員”。相對“大軍機”(軍機大臣)而得名。雍正八年(1730),清因用兵西北,設立軍機處,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值繕寫諭旨,是為設小軍機之始。初無定額,多從“中書”中擇人品端方、年輕干練、工于書寫者任用,與大軍機一起贊襄機務。乾隆間(1736—1795),滿、漢大臣亦命在軍機章京上行走:侍郎保成、松筠、博清額、索琳、福德、府尹蔣炳、副憲胡寶瑔、三品京堂袁守侗等皆是。嘉慶四年(1799),確定滿、漢軍機章京概由內閣、六部、理藩院等衙門舉薦中書、郎中、員外郎、主事、筆帖式等官,漢章京資格必需是進士、舉人出身及“拔貢”經朝考錄為小京官者,經軍機處預先考取、引見并記名,遇缺即依次傳補;又定其分為滿、漢各兩班,每班各8人,各中設班領(滿語稱“達拉密”)1人,共32人。后又增設漢額外章京若干員。軍機處“廷寄上諭”,例由軍機大臣面承諭旨(章京被召入承旨者亦間有),再由章京依據述旨而撰擬諭文,稱旨后乃封發,例由章京標(判)明日馳里數(300里至600里加緊)于函外付驛。此外,亦負責辦理文牘檔案、纂修《方略》、查核某項典章制度或奏議、遵派到外省查辦案件等。彼輩非特許不宜與外吏交接,即與在京部院諸官亦少往來,泄密者則罪之。時人以“樞曹為華選”,歷此階而躋身顯貴者,在滿章京中指不勝屈,在漢章京中頗不乏人。
“小軍機”的單字解釋
【小】: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較的對象,與“大”相對:小雨。矮小。短小精悍。2.范圍窄,程度淺,性質不重要:小事。小節。小題大作。小打小鬧。3.時間短:小坐。小住。4.年幼小,排行最末:小孩。5.謙辭:小弟。小可。小人(a.謙稱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兒)。6.妾:小房。
【軍】:同“軍”。
【機】:同“機”。
“小軍機”的相關詞語
* 小軍機的讀音是:xiǎo jūn jī,小軍機的意思:小軍機 小軍機,清軍機處的職官之一。“軍機章京”的俗稱,亦名“樞曹”、“軍機司員”。相對“大軍機”(軍機大臣)而得名。雍正八年(1730),清因用兵西北,設立軍機處,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值繕寫諭旨,是為設小軍機之始。初無定額,多從“中書”中擇人品端方、年輕干練、工于書寫者任用,與大軍機一起贊襄機務。乾隆間(1736—1795),滿、漢大臣亦命在軍機章京上行走:侍郎保成、松筠、博清額、索琳、福德、府尹蔣炳、副憲胡寶瑔、三品京堂袁守侗等皆是。嘉慶四年(1799),確定滿、漢軍機章京概由內閣、六部、理藩院等衙門舉薦中書、郎中、員外郎、主事、筆帖式等官,漢章京資格必需是進士、舉人出身及“拔貢”經朝考錄為小京官者,經軍機處預先考取、引見并記名,遇缺即依次傳補;又定其分為滿、漢各兩班,每班各8人,各中設班領(滿語稱“達拉密”)1人,共32人。后又增設漢額外章京若干員。軍機處“廷寄上諭”,例由軍機大臣面承諭旨(章京被召入承旨者亦間有),再由章京依據述旨而撰擬諭文,稱旨后乃封發,例由章京標(判)明日馳里數(300里至600里加緊)于函外付驛。此外,亦負責辦理文牘檔案、纂修《方略》、查核某項典章制度或奏議、遵派到外省查辦案件等。彼輩非特許不宜與外吏交接,即與在京部院諸官亦少往來,泄密者則罪之。時人以“樞曹為華選”,歷此階而躋身顯貴者,在滿章京中指不勝屈,在漢章京中頗不乏人。
基本解釋
清代軍機處章京的俗稱。小軍機
小軍機,清軍機處的職官之一。“軍機章京”的俗稱,亦名“樞曹”、“軍機司員”。相對“大軍機”(軍機大臣)而得名。雍正八年(1730),清因用兵西北,設立軍機處,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值繕寫諭旨,是為設小軍機之始。初無定額,多從“中書”中擇人品端方、年輕干練、工于書寫者任用,與大軍機一起贊襄機務。乾隆間(1736—1795),滿、漢大臣亦命在軍機章京上行走:侍郎保成、松筠、博清額、索琳、福德、府尹蔣炳、副憲胡寶瑔、三品京堂袁守侗等皆是。嘉慶四年(1799),確定滿、漢軍機章京概由內閣、六部、理藩院等衙門舉薦中書、郎中、員外郎、主事、筆帖式等官,漢章京資格必需是進士、舉人出身及“拔貢”經朝考錄為小京官者,經軍機處預先考取、引見并記名,遇缺即依次傳補;又定其分為滿、漢各兩班,每班各8人,各中設班領(滿語稱“達拉密”)1人,共32人。后又增設漢額外章京若干員。軍機處“廷寄上諭”,例由軍機大臣面承諭旨(章京被召入承旨者亦間有),再由章京依據述旨而撰擬諭文,稱旨后乃封發,例由章京標(判)明日馳里數(300里至600里加緊)于函外付驛。此外,亦負責辦理文牘檔案、纂修《方略》、查核某項典章制度或奏議、遵派到外省查辦案件等。彼輩非特許不宜與外吏交接,即與在京部院諸官亦少往來,泄密者則罪之。時人以“樞曹為華選”,歷此階而躋身顯貴者,在滿章京中指不勝屈,在漢章京中頗不乏人。【小】: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較的對象,與“大”相對:小雨。矮小。短小精悍。2.范圍窄,程度淺,性質不重要:小事。小節。小題大作。小打小鬧。3.時間短:小坐。小住。4.年幼小,排行最末:小孩。5.謙辭:小弟。小可。小人(a.謙稱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兒)。6.妾:小房。
【軍】:同“軍”。
【機】:同“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