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怎么讀 塵的意思

漢字 | 塵 |
---|---|
讀音 |
|
注音 | ㄔㄣˊ |
部首 | [小] 小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6 部外:3 |
異體字 | 塵 ?? ?? ?? ?? ?? ?? |
字形結構 | 上下結構 |
繁體字形 | 塵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C18 |
其它編碼 | 五筆:iff 倉頡:fg 鄭碼:kob 四角:90104 |
筆順編碼 | 234121 |
筆順筆畫 | 丨ノ丶一丨一 |
筆順名稱 | 豎 撇 點 橫 豎 橫 |
塵字的意思
1.飛揚的或停附在物體上的灰土:塵埃。
2.佛教道教指現實世界:紅塵。塵凡。
3.行跡;蹤跡:步人后塵。
塵字的基本解釋
● 塵
(塵)
chén ㄔㄣˊ
飛揚的灰土:塵土。塵埃。塵垢。塵芥(塵土和小草,喻輕微的事物)。粉塵。煙塵。甚囂塵上。望塵莫及。 佛家、道家指人間:紅塵。塵世。
英語
dust, dirt, ashes, cinders
德語 Erde ,Staub
法語 poussière,saleté,terre
塵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塵
塵 chén
〈名〉
(1) (會意。《說文》從三“鹿”,從“土”,表示鹿群行揚起塵土的意思。楷書簡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個“鹿”。現行簡化字“塵”,也是一個從“小”從“土”的會意字。本義:塵土)
(2) 同本義 [dust]
湫隘囂塵。——《左傳·昭公三年》。注:“土也。”
塵埃也。——《莊子·逍遙游》
而游于塵垢之外。——《莊子·齊物論》
朱塵筵些。——《楚辭·招魂》
滿面塵灰煙火色。——唐· 白居易《賣炭翁》
渭城朝雨浥輕塵。—— 唐·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又如:浮塵;降塵;灰塵(塵土);一塵不染;塵封(蓋滿灰塵);塵涓(塵埃與一滴水。比喻細微);塵芥(塵土與草芥。比喻無價值的東西);塵沙(因風飛揚的灰沙)
(3) 喻庸俗骯臟或指庸俗骯臟的事物 [dirty thing]
春不得避風塵。——晁錯《論貴粟疏》
驚塵蔽天。——馬中錫《中山狼傳》
又如:塵陋(凡俗淺陋)
(4) 塵世,人世間,俗間。又稱:塵間;塵濁;塵市;塵域;塵堀;塵區;塵海 [the world]。
如:紅塵(舊稱繁華的社會,也泛指人世間);塵凡(凡塵;塵世)
(5) 蹤跡;業跡 [trace]。
如:步后塵;前塵(遺塵。從前的或從前經歷的事)
(6) 重量單位。十埃為“塵” [chen]
(7) 姓
詞性變化
◎ 塵
塵 chén
〈動〉
蒙上灰塵,弄臟 [stain;dirt]
無將大車,祗自塵兮。——《詩·小雅·無將大車》
又如:塵顏(塵容);塵黷(玷污);塵面(塵污的臉面);塵目
謙詞,有污尊目
塵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塵【寅集上】【小部】 康熙筆畫:6畫,部外筆畫:3畫
《字彙補》古文塵字。註詳土部十一畫。(塵)〔古文〕????塵《唐韻》直珍切《集韻》《韻會》《正韻》池鄰切,??音??。埃也。《爾雅·釋詁》久也。謂塵垢稽久也。《詩·小雅》無將大車,祗自塵兮。《後漢·班固傳》風伯淸塵。《拾遺記》石虎起樓四十丈,異香爲屑,風起則揚之,名芳塵。《嶺南表異錄》犀角爲簪梳,塵不著髮,名辟塵犀。
又淫視爲遊塵,見《穀梁序疏》。
又明窻塵,丹砂,藥名。《李白·草創大還詩》髣髴明窻塵。
又《梵書·圓覺經》根塵虛妄。《註》根塵,六根之塵,謂眼、耳、鼻、舌、心、意。
又《列仙傳》麻姑謂王方平曰:見東海三變爲桑田,今將行復揚塵乎。
又姓,見《統譜》。
又葉直連切,音廛。《班彪·北征賦》忽進路以息節兮,飮予馬兮洹泉。朝露漸予冠蓋兮,衣晻藹而蒙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