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桂的讀音 山桂的意思
山桂 (植物界植物)山桂。因多生于山中,故稱山桂。 又名鈍葉桂、假桂皮、土桂皮、老母豬桂皮、青樟木、抱木(云南),梅宗英龍(云南西雙版納傣語),大葉山桂、鴨母桂、鴨母楠、老母楠、香桂楠、山桂楠、山桂、奉楠、山玉桂(廣東),鈍葉樟,拉丁學名:Cinnamomum obtusifolium (roxb.) Nees.樟屬小至大喬木,高5-25米,胸徑達30厘米;樹皮青綠色,有香氣。枝條常對生,粗壯,小枝圓柱形或鈍四棱形,干時紅褐色,初時被微柔毛,后變無毛。芽小,卵珠形,芽鱗密被絹狀毛。生于海拔600-1780米的山坡、溝谷的疏林或密林中。產云南南部、廣東南部。錫金、印度、孟加拉、緬甸、老撾、越南也有。
- 山
- 桂
“山桂”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ān guì]
- 漢字注音:
- ㄕㄢ ㄍㄨㄟ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山桂”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桂樹。因多生于山中,故稱。特指桂樹的一種。
網絡解釋
山桂 (植物界植物)
山桂。因多生于山中,故稱山桂。 又名鈍葉桂、假桂皮、土桂皮、老母豬桂皮、青樟木、抱木(云南),梅宗英龍(云南西雙版納傣語),大葉山桂、鴨母桂、鴨母楠、老母楠、香桂楠、山桂楠、山桂、奉楠、山玉桂(廣東),鈍葉樟,拉丁學名:Cinnamomum obtusifolium (roxb.) Nees.樟屬小至大喬木,高5-25米,胸徑達30厘米;樹皮青綠色,有香氣。枝條常對生,粗壯,小枝圓柱形或鈍四棱形,干時紅褐色,初時被微柔毛,后變無毛。芽小,卵珠形,芽鱗密被絹狀毛。生于海拔600-1780米的山坡、溝谷的疏林或密林中。產云南南部、廣東南部。錫金、印度、孟加拉、緬甸、老撾、越南也有。
“山桂”的單字解釋
【山】: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
【桂】:1.桂花樹,木犀的通稱。2.肉桂樹,常綠喬木。樹皮即桂皮或稱肉桂,有香味,可供藥用,又作調料。3.廣西的別稱。
“山桂”的相關成語
“山桂”的相關詞語
* 山桂的讀音是:shān guì,山桂的意思:山桂 (植物界植物)山桂。因多生于山中,故稱山桂。 又名鈍葉桂、假桂皮、土桂皮、老母豬桂皮、青樟木、抱木(云南),梅宗英龍(云南西雙版納傣語),大葉山桂、鴨母桂、鴨母楠、老母楠、香桂楠、山桂楠、山桂、奉楠、山玉桂(廣東),鈍葉樟,拉丁學名:Cinnamomum obtusifolium (roxb.) Nees.樟屬小至大喬木,高5-25米,胸徑達30厘米;樹皮青綠色,有香氣。枝條常對生,粗壯,小枝圓柱形或鈍四棱形,干時紅褐色,初時被微柔毛,后變無毛。芽小,卵珠形,芽鱗密被絹狀毛。生于海拔600-1780米的山坡、溝谷的疏林或密林中。產云南南部、廣東南部。錫金、印度、孟加拉、緬甸、老撾、越南也有。
基本解釋
桂樹。因多生于山中,故稱。特指桂樹的一種。山桂 (植物界植物)
山桂。因多生于山中,故稱山桂。 又名鈍葉桂、假桂皮、土桂皮、老母豬桂皮、青樟木、抱木(云南),梅宗英龍(云南西雙版納傣語),大葉山桂、鴨母桂、鴨母楠、老母楠、香桂楠、山桂楠、山桂、奉楠、山玉桂(廣東),鈍葉樟,拉丁學名:Cinnamomum obtusifolium (roxb.) Nees.樟屬小至大喬木,高5-25米,胸徑達30厘米;樹皮青綠色,有香氣。枝條常對生,粗壯,小枝圓柱形或鈍四棱形,干時紅褐色,初時被微柔毛,后變無毛。芽小,卵珠形,芽鱗密被絹狀毛。生于海拔600-1780米的山坡、溝谷的疏林或密林中。產云南南部、廣東南部。錫金、印度、孟加拉、緬甸、老撾、越南也有。【山】: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
【桂】:1.桂花樹,木犀的通稱。2.肉桂樹,常綠喬木。樹皮即桂皮或稱肉桂,有香味,可供藥用,又作調料。3.廣西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