崒兀的讀音 崒兀的意思
崒兀 zú wù 崒兀 險峻貌;高聳貌。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羣冰從西下,極目高崒兀。”
- 崒
- 兀
“崒兀”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ú wū]
- 漢字注音:
- ㄗㄨˊ ㄨ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崒兀”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崒"。 2.險峻貌;高聳貌。 辭典解釋
崒兀 zú wù ㄗㄨˊ ㄨˋ 高聳而險峻。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群冰從西下,極目高崒兀。」
網絡解釋
崒兀
ㄗㄨˊ ㄨzú wù
崒兀
險峻貌;高聳貌。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羣冰從西下,極目高崒兀。”
“崒兀”的單字解釋
【崒】:[zú]1.山峰高聳險峻:“崒巖斷岸。”2.山頂。3.突兀。又指高超,出類拔萃。[cuì]古同“萃”。聚集。
【兀】:[wù]1.高而上平;高高突起。2.形容山禿。泛指禿:兀鷲。[wū]〔兀禿〕也作兀突。水不涼也不熱:兀水。
“崒兀”的相關詞語
* 崒兀的讀音是:zú wū,崒兀的意思:崒兀 zú wù 崒兀 險峻貌;高聳貌。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羣冰從西下,極目高崒兀。”
基本解釋
1.亦作"崒"。 2.險峻貌;高聳貌。辭典解釋
崒兀 zú wù ㄗㄨˊ ㄨˋ高聳而險峻。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群冰從西下,極目高崒兀。」
崒兀
ㄗㄨˊ ㄨzú wù崒兀
險峻貌;高聳貌。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羣冰從西下,極目高崒兀。”
【崒】:[zú]1.山峰高聳險峻:“崒巖斷岸。”2.山頂。3.突兀。又指高超,出類拔萃。[cuì]古同“萃”。聚集。
【兀】:[wù]1.高而上平;高高突起。2.形容山禿。泛指禿:兀鷲。[wū]〔兀禿〕也作兀突。水不涼也不熱: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