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按的讀音 巡按的意思
巡按 唐天寶五年(746),派官巡按天下風俗黜陟官吏,巡按之名始此。明永樂元年(1403)后,以一省為一道。派監察御史分赴各道巡視,考察吏治,每年以八月出巡,稱巡按御史,又稱按臺。巡按御史品級雖低(監察御史為正七品官),但號稱代天子巡狩,各省及府、州、縣行政長官皆其考察對象,大事奏請皇帝裁決,小事即時處理,事權頗重。
- 巡
- 按
“巡按”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ún àn]
- 漢字注音:
- ㄒㄩㄣˊ ㄢ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巡按”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巡行按察。 2.明代有巡按御史,為監察御史赴各地巡視者。其職權頗重,負責考核吏治,審理大案,知府以下均奉其命。簡稱"巡按"。 辭典解釋
巡按 xún àn ㄒㄩㄣˊ ㄢˋ 到各地視察。
《新唐書.卷四十八.百官志三》:「監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 百寮,巡按州縣。」
職官名。明永樂年間派遣御史至各地巡察,稱為「巡按御史」。三年一換,職權與漢刺史同。清朝初因之,后廢。
德語 Vizegouverneur (S)?
網絡解釋
巡按
唐天寶五年(746),派官巡按天下風俗黜陟官吏,巡按之名始此。明永樂元年(1403)后,以一省為一道。派監察御史分赴各道巡視,考察吏治,每年以八月出巡,稱巡按御史,又稱按臺。巡按御史品級雖低(監察御史為正七品官),但號稱代天子巡狩,各省及府、州、縣行政長官皆其考察對象,大事奏請皇帝裁決,小事即時處理,事權頗重。
“巡按”的單字解釋
【巡】:1.往來查看:巡視。巡哨。2.量詞。用于給全座斟酒的次數:酒過三巡。
【按】:1.用手或手指頭壓:按脈。按圖釘。2.止住;擱下:按兵不動。按下不提。3.抑制:按捺。按不住滿腔悲憤。4.介詞。依照:按勞分配。5.(編者、作者等)加按語:編者按。
“巡按”的相關詞語
* 巡按的讀音是:xún àn,巡按的意思:巡按 唐天寶五年(746),派官巡按天下風俗黜陟官吏,巡按之名始此。明永樂元年(1403)后,以一省為一道。派監察御史分赴各道巡視,考察吏治,每年以八月出巡,稱巡按御史,又稱按臺。巡按御史品級雖低(監察御史為正七品官),但號稱代天子巡狩,各省及府、州、縣行政長官皆其考察對象,大事奏請皇帝裁決,小事即時處理,事權頗重。
基本解釋
1.巡行按察。 2.明代有巡按御史,為監察御史赴各地巡視者。其職權頗重,負責考核吏治,審理大案,知府以下均奉其命。簡稱"巡按"。辭典解釋
巡按 xún àn ㄒㄩㄣˊ ㄢˋ到各地視察。
《新唐書.卷四十八.百官志三》:「監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 百寮,巡按州縣。」
職官名。明永樂年間派遣御史至各地巡察,稱為「巡按御史」。三年一換,職權與漢刺史同。清朝初因之,后廢。
德語 Vizegouverneur (S)?
巡按
唐天寶五年(746),派官巡按天下風俗黜陟官吏,巡按之名始此。明永樂元年(1403)后,以一省為一道。派監察御史分赴各道巡視,考察吏治,每年以八月出巡,稱巡按御史,又稱按臺。巡按御史品級雖低(監察御史為正七品官),但號稱代天子巡狩,各省及府、州、縣行政長官皆其考察對象,大事奏請皇帝裁決,小事即時處理,事權頗重。【巡】:1.往來查看:巡視。巡哨。2.量詞。用于給全座斟酒的次數:酒過三巡。
【按】:1.用手或手指頭壓:按脈。按圖釘。2.止住;擱下:按兵不動。按下不提。3.抑制:按捺。按不住滿腔悲憤。4.介詞。依照:按勞分配。5.(編者、作者等)加按語:編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