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區位論的讀音 工業區位論的意思
工業區位論 工業區位論是德國著名工業布局學者韋伯提出的一對概念。廣布原料是廣泛分布在各個地方的原料,如空氣、水等。如果一個工業部門在生產中使用的主要是這種原料,那就應配置在消費區。這樣既可以就地取得原料,又可以就地消費其產品,從而最大限度地節約運費。地方原料是只分布在某些地點的原料,它可以按耗用原料重量與制成品重量的相互關系,分成地方純原料與地方失重原料兩種。
- 工
- 業
- 區
- 位
- 論
“工業區位論”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ōng yè qū wèi lùn]
- 漢字注音:
- ㄍㄨㄥ ㄧㄝˋ ㄑㄩ ㄨㄟˋ ㄌㄨㄣˋ
- 簡繁字形:
- 工業區位論
- 是否常用:
- 否
“工業區位論”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關于工業企業空間位置選擇的理論。由德國經濟學家韋伯提出。其特點是:(1)是區域規劃和城市規劃的理論基礎;(2)工業區位論的建立,使工業布局的研究從個別企業布局轉向研究工業地域綜合設計;(3)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取其他科學理論和研究成果;(4)不斷采用新的科學方法和手段,用電子計算機處理資料,用遙感手段獲取信息。
網絡解釋
工業區位論
工業區位論是德國著名工業布局學者韋伯提出的一對概念。廣布原料是廣泛分布在各個地方的原料,如空氣、水等。如果一個工業部門在生產中使用的主要是這種原料,那就應配置在消費區。這樣既可以就地取得原料,又可以就地消費其產品,從而最大限度地節約運費。地方原料是只分布在某些地點的原料,它可以按耗用原料重量與制成品重量的相互關系,分成地方純原料與地方失重原料兩種。
“工業區位論”的單字解釋
【工】:1.工人和工人階級:礦工。鉗工。瓦工。技工。女工。工農聯盟。2.工作;生產勞動:做工。上工。加工。勤工儉學。省料又省工。3.工程:動工。竣工。4.工業:化工(化學工業)。工交系統。5.指工程師:高工(高級工程師)。王工。6.一個工人或農民一個勞動日的工作:砌這道墻要六個工。7.(工兒)技術和技術修養:唱工。做工。8.長于;善于:工詩善畫。9.精巧;精致:工巧。工穩。10.姓。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3”。參看〖工尺〗。
【業】:1.行業:工業。農業。林業。畜牧業。飲食業。各行各業。2.職業:就業。轉業。業余。無業。3.學業:肄業。修業。畢業。結業。4.事業:功業。創業。業績。5.產業;財產:家業。業主。6.從事(某種行業):業農。業商。7.姓。8.佛教徒稱一切行為、言語、思想為業,分別叫做身業、口業、意業,合稱三業,包括善惡兩面,一般專指惡業。9.已經:業已。業經。
【區】:[qū]1.分別:區別。區分。2.地域:工業區。風景區。3.行政區劃單位。有跟省平行的民族自治區以及市轄區、縣轄區等。[ōu]姓。
【位】:1.所在或所占的地方:部位。座位。各就各位。2.職位;地位:名位。3.特指君主的地位:即位。在位。篡位。4.一個數中每個數碼所占的位置:個位。百位。十位數。5.用于人(含敬意):諸位。各位。家里來了幾位客人。6.姓。
【論】:[lùn]1.分析和說明道理:評論。議論。2.分析和說明道理的言論、文章或理論:輿論。社論。歷史唯物論。3.評定;看待:論罪。相提并論。4.介詞。按照:論堆賣。論件計工。[lún]〔論語〕儒家經典之一。孔子弟子編纂的有關孔子言行的記錄。共二十篇。內容有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和弟子間的談話,涉及政治、經濟、教育、道德和哲學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宋代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
“工業區位論”的相關詞語
* 工業區位論的讀音是:gōng yè qū wèi lùn,工業區位論的意思:工業區位論 工業區位論是德國著名工業布局學者韋伯提出的一對概念。廣布原料是廣泛分布在各個地方的原料,如空氣、水等。如果一個工業部門在生產中使用的主要是這種原料,那就應配置在消費區。這樣既可以就地取得原料,又可以就地消費其產品,從而最大限度地節約運費。地方原料是只分布在某些地點的原料,它可以按耗用原料重量與制成品重量的相互關系,分成地方純原料與地方失重原料兩種。
基本解釋
關于工業企業空間位置選擇的理論。由德國經濟學家韋伯提出。其特點是:(1)是區域規劃和城市規劃的理論基礎;(2)工業區位論的建立,使工業布局的研究從個別企業布局轉向研究工業地域綜合設計;(3)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取其他科學理論和研究成果;(4)不斷采用新的科學方法和手段,用電子計算機處理資料,用遙感手段獲取信息。工業區位論
工業區位論是德國著名工業布局學者韋伯提出的一對概念。廣布原料是廣泛分布在各個地方的原料,如空氣、水等。如果一個工業部門在生產中使用的主要是這種原料,那就應配置在消費區。這樣既可以就地取得原料,又可以就地消費其產品,從而最大限度地節約運費。地方原料是只分布在某些地點的原料,它可以按耗用原料重量與制成品重量的相互關系,分成地方純原料與地方失重原料兩種。【工】:1.工人和工人階級:礦工。鉗工。瓦工。技工。女工。工農聯盟。2.工作;生產勞動:做工。上工。加工。勤工儉學。省料又省工。3.工程:動工。竣工。4.工業:化工(化學工業)。工交系統。5.指工程師:高工(高級工程師)。王工。6.一個工人或農民一個勞動日的工作:砌這道墻要六個工。7.(工兒)技術和技術修養:唱工。做工。8.長于;善于:工詩善畫。9.精巧;精致:工巧。工穩。10.姓。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3”。參看〖工尺〗。
【業】:1.行業:工業。農業。林業。畜牧業。飲食業。各行各業。2.職業:就業。轉業。業余。無業。3.學業:肄業。修業。畢業。結業。4.事業:功業。創業。業績。5.產業;財產:家業。業主。6.從事(某種行業):業農。業商。7.姓。8.佛教徒稱一切行為、言語、思想為業,分別叫做身業、口業、意業,合稱三業,包括善惡兩面,一般專指惡業。9.已經:業已。業經。
【區】:[qū]1.分別:區別。區分。2.地域:工業區。風景區。3.行政區劃單位。有跟省平行的民族自治區以及市轄區、縣轄區等。[ōu]姓。
【位】:1.所在或所占的地方:部位。座位。各就各位。2.職位;地位:名位。3.特指君主的地位:即位。在位。篡位。4.一個數中每個數碼所占的位置:個位。百位。十位數。5.用于人(含敬意):諸位。各位。家里來了幾位客人。6.姓。
【論】:[lùn]1.分析和說明道理:評論。議論。2.分析和說明道理的言論、文章或理論:輿論。社論。歷史唯物論。3.評定;看待:論罪。相提并論。4.介詞。按照:論堆賣。論件計工。[lún]〔論語〕儒家經典之一。孔子弟子編纂的有關孔子言行的記錄。共二十篇。內容有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和弟子間的談話,涉及政治、經濟、教育、道德和哲學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資料。宋代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