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巴拉的讀音 帕巴拉的意思
帕巴拉 (1439—1491)藏傳佛教一世帕巴拉活佛。西藏工布江達娘布地方人。其父貢覺多登桑杰貝桑為宗喀巴之弟子。幼年隨從菩提心德木塘巴出家為僧,后又從多登桑杰彭巴、容頓巴、喇嘛貝登巴等40多位大德修習顯密二宗。40歲時,于噶丹寺尤巴索·卻吉堅贊為其授比丘戒。其以宗喀巴大師創立的格魯派教義與塔布拉杰倡導的噶舉派口訣教誨融會貫通而聞名于世。一生建造有許多佛教寺院及靜修禪房,較著名的有巴達桑珠林、葉貢強巴林、波密曲多寺、噶南老寺、江珠喀寺、第穆拉喀沃色林、葉爾巴拉日寧布、龍布扎西群佩等寺院。
- 帕
- 巴
- 拉
“帕巴拉”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pà bā lā]
- 漢字注音:
- ㄆㄚˋ ㄅㄚ ㄌㄚ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帕巴拉”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帕巴拉 pà bā lā ㄆㄚˋ ㄅㄚ ㄌㄚ 人名。西藏昌都的絳巴林寺第二任寺主。此后該寺寺主由帕巴拉轉世繼承,并成為昌都區格魯派最大的活佛名稱。
網絡解釋
帕巴拉
(1439—1491)藏傳佛教一世帕巴拉活佛。西藏工布江達娘布地方人。其父貢覺多登桑杰貝桑為宗喀巴之弟子。幼年隨從菩提心德木塘巴出家為僧,后又從多登桑杰彭巴、容頓巴、喇嘛貝登巴等40多位大德修習顯密二宗。40歲時,于噶丹寺尤巴索·卻吉堅贊為其授比丘戒。其以宗喀巴大師創立的格魯派教義與塔布拉杰倡導的噶舉派口訣教誨融會貫通而聞名于世。一生建造有許多佛教寺院及靜修禪房,較著名的有巴達桑珠林、葉貢強巴林、波密曲多寺、噶南老寺、江珠喀寺、第穆拉喀沃色林、葉爾巴拉日寧布、龍布扎西群佩等寺院。
“帕巴拉”的單字解釋
【帕】:1.用來擦手擦臉的紡織品,多為方形:手帕。2.帕斯卡的簡稱。物體每平方米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為1牛時,壓強就是1帕。
【巴】:1.盼望:巴不得。朝(zhāo)巴夜望。2.緊貼:爬山虎巴在墻上。3.粘住:粥巴了鍋了。4.粘在別的東西上的東西:鍋巴。5.挨著:前不巴村,后不巴店。6.張開:巴著眼瞧。天氣干燥,桌子都巴縫兒啦。7.周朝國名,在今四川東部和重慶一帶。8.指四川東部和重慶一帶。9.姓。10.壓強的非法定計量單位,符號bar。1平方厘米的面積上受到100萬達因作用力,壓強就是1巴,合100000帕。從前氣象學上多用毫巴,現已改用百帕。11.巴士:大巴。中巴。小巴。
【拉】:[lā]1.用力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跟著自己移動:拉鋸。拉纖。把車拉過來。2.用車載運:平板車能拉貨,也能拉人。3.帶領轉移(多用于隊伍):把二連拉到河那邊去。4.牽引樂器的某一部分使樂器發出聲音:拉胡琴。拉手風琴。5.拖長;使延長:拉長聲音說話。快跟上,不要拉開距離!6.拖欠:拉虧空。拉下不少賬。7.撫養:他母親很不容易地把他拉大。8.幫助:人家有困難,咱們應該拉他一把。9.牽累;拉扯:自己做的事,為什么要拉上別人?10.閑談:拉話。拉家常。11.排泄(大便):拉屎。拉肚子。[lá]刀刃與物件接觸,由一端向另一端移動,使物件破裂或斷開;割:把皮子拉開。手上拉了個口子。“剌”[lǎ]見〖半拉〗、[là]同“落”(là)。
“帕巴拉”的相關詞語
* 帕巴拉的讀音是:pà bā lā,帕巴拉的意思:帕巴拉 (1439—1491)藏傳佛教一世帕巴拉活佛。西藏工布江達娘布地方人。其父貢覺多登桑杰貝桑為宗喀巴之弟子。幼年隨從菩提心德木塘巴出家為僧,后又從多登桑杰彭巴、容頓巴、喇嘛貝登巴等40多位大德修習顯密二宗。40歲時,于噶丹寺尤巴索·卻吉堅贊為其授比丘戒。其以宗喀巴大師創立的格魯派教義與塔布拉杰倡導的噶舉派口訣教誨融會貫通而聞名于世。一生建造有許多佛教寺院及靜修禪房,較著名的有巴達桑珠林、葉貢強巴林、波密曲多寺、噶南老寺、江珠喀寺、第穆拉喀沃色林、葉爾巴拉日寧布、龍布扎西群佩等寺院。
辭典解釋
帕巴拉 pà bā lā ㄆㄚˋ ㄅㄚ ㄌㄚ人名。西藏昌都的絳巴林寺第二任寺主。此后該寺寺主由帕巴拉轉世繼承,并成為昌都區格魯派最大的活佛名稱。
帕巴拉
(1439—1491)藏傳佛教一世帕巴拉活佛。西藏工布江達娘布地方人。其父貢覺多登桑杰貝桑為宗喀巴之弟子。幼年隨從菩提心德木塘巴出家為僧,后又從多登桑杰彭巴、容頓巴、喇嘛貝登巴等40多位大德修習顯密二宗。40歲時,于噶丹寺尤巴索·卻吉堅贊為其授比丘戒。其以宗喀巴大師創立的格魯派教義與塔布拉杰倡導的噶舉派口訣教誨融會貫通而聞名于世。一生建造有許多佛教寺院及靜修禪房,較著名的有巴達桑珠林、葉貢強巴林、波密曲多寺、噶南老寺、江珠喀寺、第穆拉喀沃色林、葉爾巴拉日寧布、龍布扎西群佩等寺院。【帕】:1.用來擦手擦臉的紡織品,多為方形:手帕。2.帕斯卡的簡稱。物體每平方米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為1牛時,壓強就是1帕。
【巴】:1.盼望:巴不得。朝(zhāo)巴夜望。2.緊貼:爬山虎巴在墻上。3.粘住:粥巴了鍋了。4.粘在別的東西上的東西:鍋巴。5.挨著:前不巴村,后不巴店。6.張開:巴著眼瞧。天氣干燥,桌子都巴縫兒啦。7.周朝國名,在今四川東部和重慶一帶。8.指四川東部和重慶一帶。9.姓。10.壓強的非法定計量單位,符號bar。1平方厘米的面積上受到100萬達因作用力,壓強就是1巴,合100000帕。從前氣象學上多用毫巴,現已改用百帕。11.巴士:大巴。中巴。小巴。
【拉】:[lā]1.用力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跟著自己移動:拉鋸。拉纖。把車拉過來。2.用車載運:平板車能拉貨,也能拉人。3.帶領轉移(多用于隊伍):把二連拉到河那邊去。4.牽引樂器的某一部分使樂器發出聲音:拉胡琴。拉手風琴。5.拖長;使延長:拉長聲音說話。快跟上,不要拉開距離!6.拖欠:拉虧空。拉下不少賬。7.撫養:他母親很不容易地把他拉大。8.幫助:人家有困難,咱們應該拉他一把。9.牽累;拉扯:自己做的事,為什么要拉上別人?10.閑談:拉話。拉家常。11.排泄(大便):拉屎。拉肚子。[lá]刀刃與物件接觸,由一端向另一端移動,使物件破裂或斷開;割:把皮子拉開。手上拉了個口子。“剌”[lǎ]見〖半拉〗、[là]同“落”(l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