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帝辛的讀音 帝辛的意思

    帝辛 (商朝末代君主)帝辛(約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6年),子姓,名受(一作受德),沬邑(今河南淇縣)人,商朝末代君主,帝乙少子,世稱殷紂王、商紂王。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時間定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 帝辛繼位后,重視擴張領土,發兵攻打東夷諸部落,擴展商朝勢力,又營建朝歌,改變用人政策。其種種舉措引發統治集團內部矛盾,加之長期征討東夷,造成國內兵力空虛。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戰中,周武王率領諸侯聯軍擊敗商軍,帝辛見大勢已去,便躲進鹿臺(今河南鶴壁)自焚而死,商朝滅亡。 在傳統史學敘述中,帝辛沉湎酒色、窮兵黷武、重刑厚斂、拒諫飾非,是與夏桀并稱“桀紂”的典型暴君,終致眾叛親離、身死國滅,相關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雞司晨等。但后世對此也存在不同的觀點。 (概述內圖片來源:《帝鑒圖說》)
    • xīn

    “帝辛”的讀音

    拼音讀音
    [dì xīn]
    漢字注音: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帝辛”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即商紂王。

    網絡解釋

    帝辛 (商朝末代君主)

    帝辛(約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6年),子姓,名受(一作受德),沬邑(今河南淇縣)人,商朝末代君主,帝乙少子,世稱殷紂王、商紂王。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時間定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
    帝辛繼位后,重視擴張領土,發兵攻打東夷諸部落,擴展商朝勢力,又營建朝歌,改變用人政策。其種種舉措引發統治集團內部矛盾,加之長期征討東夷,造成國內兵力空虛。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戰中,周武王率領諸侯聯軍擊敗商軍,帝辛見大勢已去,便躲進鹿臺(今河南鶴壁)自焚而死,商朝滅亡。
    在傳統史學敘述中,帝辛沉湎酒色、窮兵黷武、重刑厚斂、拒諫飾非,是與夏桀并稱“桀紂”的典型暴君,終致眾叛親離、身死國滅,相關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雞司晨等。但后世對此也存在不同的觀點。
    (概述內圖片來源:《帝鑒圖說》)

    “帝辛”的單字解釋

    】:1.宗教徒或神話中稱宇宙的創造者和主宰者:上帝。天帝。玉皇大帝。2.君主;皇帝:稱帝。三皇五帝。3.指帝國主義:反帝斗爭。4.姓。
    】:1.辣:辛辣。2.辛苦:辛勤。艱辛。3.痛苦:辛酸。4.天干的第八位。現常用來表示順序的第八。

    “帝辛”的相關詞語

    * 帝辛的讀音是:dì xīn,帝辛的意思:帝辛 (商朝末代君主)帝辛(約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6年),子姓,名受(一作受德),沬邑(今河南淇縣)人,商朝末代君主,帝乙少子,世稱殷紂王、商紂王。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帝辛在位時間定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 帝辛繼位后,重視擴張領土,發兵攻打東夷諸部落,擴展商朝勢力,又營建朝歌,改變用人政策。其種種舉措引發統治集團內部矛盾,加之長期征討東夷,造成國內兵力空虛。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戰中,周武王率領諸侯聯軍擊敗商軍,帝辛見大勢已去,便躲進鹿臺(今河南鶴壁)自焚而死,商朝滅亡。 在傳統史學敘述中,帝辛沉湎酒色、窮兵黷武、重刑厚斂、拒諫飾非,是與夏桀并稱“桀紂”的典型暴君,終致眾叛親離、身死國滅,相關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雞司晨等。但后世對此也存在不同的觀點。 (概述內圖片來源:《帝鑒圖說》)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