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帣怎么讀 帣的意思

    “帣”字共有2個讀音: [juàn]   [juǎn]  
    帣
    漢字
    讀音 [juàn]
    [juǎn]
    注音 ㄐㄩㄢˋ|ㄐㄩㄢˇ
    部首 [巾]  巾字旁
    筆畫 總筆畫:9 部外:6
    異體字
    字形結構 上下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5E23
    其它編碼 五筆:udmh|ugmh 倉頡:fqlb 鄭碼:ubli 四角:90227
    筆順編碼 431134252
    筆順筆畫 丶ノ一一ノ丶丨フ丨
    筆順名稱 點 撇 橫 橫 撇 捺 豎 橫折鉤 豎

    帣字的意思

    [juǎn]

    挽起袖子。

    [juàn]

    小口袋。

    帣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juàn ㄐㄩㄢˋ

     ◎ 口袋。

    其它字義


    juǎn ㄐㄩㄢˇ

     ◎ 用繩束緊(袖子、袖套):“髡帣韝鞠??,侍酒于前。”

    英語 bag

    帣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juǎn

    〈動〉

    (1) 卷起袖口 [roll up one's sleeves]。如:帣鞲(卷束衣袖并加臂套)

    (2) 另見 juàn

    其它字義


    juàn

    〈名〉

    (1) 有底的囊 [purse; pocket]

    帣,囊也。今鹽官三斛為一帣。——《說文》

    (2) 另見 juǎn

    帣字的辭典解釋

    帣ㄐㄩㄢˋjuàn名

    有底部的囊袋。《集韻·平聲·仙韻》:「囊有底曰帣。」

    量詞。古代計算容量的單位。三石為一帣。《廣韻·去聲·線韻》:「帣,三石為一帣。」

    帣ㄐㄩㄢˇjuǎn動

    卷起衣袖。《集韻·上聲·狝韻》:「帣,斂衣袖也。」《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淳于髡傳》:「髡帣鞲鞠跽,侍酒于前。」唐·司馬貞·索隱:「帣,謂收袖也。」

    康熙字典解釋

    帣【寅集中】【巾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居倦切《集韻》古倦切,??音眷。《說文》囊也。今鹽官三斛爲一帣。

    又《集韻》逵員切,音權。囊有底曰帣。

    又《類篇》古轉切,音卷。斂衣褏也。《史記·淳于髡傳》帣韝鞠??。《註》索隱曰:帣謂收袖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帣【卷七】【巾部】

    囊也。今鹽官三斛爲一帣。從巾??聲。居倦切

    說文解字注

    (帣)囊也。集韻曰。囊有底曰帣。或借爲絭字。史記。淳于髡帣韝鞠??。帣韝謂以韝約袖。糸部曰。絭、纕臂繩也。今鹽官三斛爲一帣。舉漢時語證之。掊字下曰。今鹽官入水取鹽爲掊。皆漢時鹽法中語。從巾。??聲。居倦切。十四部。

    帣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帣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