幰怎么讀 幰的意思
“幰”字共有1個讀音:
[xiǎn]

漢字 | 幰 |
---|---|
讀音 |
|
注音 | ㄒㄧㄢˇ |
部首 | [巾] 巾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9 部外:16 |
異體字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E70 |
其它編碼 | 五筆:mhpn 倉頡:lbjqp 鄭碼:lilw 四角:43236 |
筆順編碼 | 2524451112252214544 |
筆順筆畫 | 丨フ丨丶丶フ一一一丨丨フ丨丨一丶フ丶丶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鉤 豎 點 點 橫撇/橫鉤 橫 橫 橫 豎 豎 橫折 豎 豎 橫 點 斜鉤 點 點 |
幰字的意思
古代車上的帷幔。
幰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幰
xiǎn ㄒㄧㄢˇ
車上的帷幔:“常乘高幰車。”指車:“則繡幰已駐于庭。”英語 curtain at front of carriage
法語 rideau à l'avant d'un chariot
幰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幰 xiǎn
〈名〉
(1) 車上的帷幔 [curtain of cart]
幰,車幔也。——《說文新附》
(2) 又如:幰弩(加有布罩的弓弩);幰衣(御塵的布幔)
(3) 指幰車 [cart]
路狹幰難回。——《度關山》
幰字的辭典解釋
幰ㄒㄧㄢˇxiǎn名
馬車上的帷幔。《文選·潘岳·藉田賦》:「微風生于輕幰。」
借指馬車。南朝梁·劉遵〈度關山〉詩:「路狹幰難回。」《聊齋志異·卷四·辛十四娘》:「躧屣出窺,則繡幰已駐于庭。」
康熙字典解釋
幰【寅集中】【巾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6畫
《唐韻》虛偃切《集韻》《韻會》許偃切,??音??。《說文》車幔也。《玉篇》車幰也。《倉頡篇》帛張車上爲幰。《廣雅》幨謂之幰。《釋名》幰,憲也,禦熱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幰【卷七】【巾部】
車幔也。從巾憲聲。虛偃切文九新附
幰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幰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