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圖的讀音 平面圖的意思
平面圖 平面圖是地圖的一種。 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準面。在這個前提下,可以把測區內的地面景物沿鉛垂線方向投影到平面上,按規定的符號和比例縮小而構成的相似圖形,稱為平面圖。
- 平
- 面
- 圖
“平面圖”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píng miàn tú]
- 漢字注音:
- ㄆㄧㄥˊ ㄇㄧㄢˋ ㄊㄨˊ
- 簡繁字形:
- 平面圖
- 是否常用:
- 否
“平面圖”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平面圖 píngmiàntú
(1) [plan]∶繪在平面上的圖畫或圖解
(2) 機器的頂視圖
(3) 建筑物的平面圖
(4) 一個小區域的大比例地圖。亦稱“平視圖”
(5) [plane figure]∶把地球表面某一小部分當作平面測制的地圖
辭典解釋
平面圖 píng miàn tú ㄆㄧㄥˊ ㄇㄧㄢˋ ㄊㄨˊ 凡繪一物體,無論繪其全體或一部,使物體各點均在一平面上顯示出來的圖形。
英語 a plan, a planar graph, a plane figure
德語 Planarer Graph
法語 graphe planaire
網絡解釋
平面圖
平面圖是地圖的一種。 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準面。在這個前提下,可以把測區內的地面景物沿鉛垂線方向投影到平面上,按規定的符號和比例縮小而構成的相似圖形,稱為平面圖。
“平面圖”的單字解釋
【平】:1.表面沒有高低凹凸,不傾斜:平坦。馬路很平。把紙鋪平了。2.使平:平了三畝地。把溝平了種莊稼。3.兩相比較沒有高低、先后;不相上下:平輩。平列。平局。平起平坐。這場球賽雙方打平了。4.達到相同的高度:平槽。平了世界記錄。5.平均;公平:平分。持平之論。6.安定:風平浪靜。心平氣和。7.用武力鎮壓;平定:平叛。平亂。8.抑止(怒氣):你先把氣平下去再說。9.經常的;普通的:平時。平淡。10.姓。
【面】:1.頭的前部;臉:面孔。面帶微笑。2.向著;朝著:背山面水。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體的表面,有時特指某些物體的上部的一層:水面。地面。路面。圓桌面兒。面兒磨得很光。4.當面:面談。面洽。面交。5.東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層或紡織品的正面:鞋面兒。這塊布做里兒,那塊布做面兒。6.幾何學上指一條線移動所構成的圖形,有長有寬,沒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詞后綴: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鏡子。兩面旗子。b)用于會見的次數:見過一面。10.姓。11.糧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麥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藥面兒。胡椒面兒。13.面條:掛面。切面。湯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纖維少而柔軟:面倭瓜。煮的紅薯很面。這個瓜是脆的,那個瓜是面的。
【圖】:1.“圖”的繁體字。2.由各種線條、形狀、色彩等描繪成的形象或畫面:“地圖”、“設計圖”、“插圖”、“草圖”。3.疆域:“版圖”。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之三》:“州圖領同谷,驛道出流沙。”4.欲念。晉?陸機?五等論:“故彊晉收其請隧之圖,暴楚頓觀鼎之志。”5.繪畫、描繪。《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紀》:“自圖宣尼像,為之贊而書之。”6.策劃、考慮:“圖謀”。《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傳?曹沫傳》:“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7.謀取、謀求:“貪圖”、“唯利是圖”。《戰國策?秦策四》:“韓、魏從,而天下可圖也。”
“平面圖”的相關詞語
* 平面圖的讀音是:píng miàn tú,平面圖的意思:平面圖 平面圖是地圖的一種。 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準面。在這個前提下,可以把測區內的地面景物沿鉛垂線方向投影到平面上,按規定的符號和比例縮小而構成的相似圖形,稱為平面圖。
基本解釋
平面圖 píngmiàntú
(1) [plan]∶繪在平面上的圖畫或圖解
(2) 機器的頂視圖
(3) 建筑物的平面圖
(4) 一個小區域的大比例地圖。亦稱“平視圖”
(5) [plane figure]∶把地球表面某一小部分當作平面測制的地圖
辭典解釋
平面圖 píng miàn tú ㄆㄧㄥˊ ㄇㄧㄢˋ ㄊㄨˊ凡繪一物體,無論繪其全體或一部,使物體各點均在一平面上顯示出來的圖形。
英語 a plan, a planar graph, a plane figure
德語 Planarer Graph
法語 graphe planaire
平面圖
平面圖是地圖的一種。 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準面。在這個前提下,可以把測區內的地面景物沿鉛垂線方向投影到平面上,按規定的符號和比例縮小而構成的相似圖形,稱為平面圖。【平】:1.表面沒有高低凹凸,不傾斜:平坦。馬路很平。把紙鋪平了。2.使平:平了三畝地。把溝平了種莊稼。3.兩相比較沒有高低、先后;不相上下:平輩。平列。平局。平起平坐。這場球賽雙方打平了。4.達到相同的高度:平槽。平了世界記錄。5.平均;公平:平分。持平之論。6.安定:風平浪靜。心平氣和。7.用武力鎮壓;平定:平叛。平亂。8.抑止(怒氣):你先把氣平下去再說。9.經常的;普通的:平時。平淡。10.姓。
【面】:1.頭的前部;臉:面孔。面帶微笑。2.向著;朝著:背山面水。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體的表面,有時特指某些物體的上部的一層:水面。地面。路面。圓桌面兒。面兒磨得很光。4.當面:面談。面洽。面交。5.東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層或紡織品的正面:鞋面兒。這塊布做里兒,那塊布做面兒。6.幾何學上指一條線移動所構成的圖形,有長有寬,沒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詞后綴: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鏡子。兩面旗子。b)用于會見的次數:見過一面。10.姓。11.糧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麥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藥面兒。胡椒面兒。13.面條:掛面。切面。湯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纖維少而柔軟:面倭瓜。煮的紅薯很面。這個瓜是脆的,那個瓜是面的。
【圖】:1.“圖”的繁體字。2.由各種線條、形狀、色彩等描繪成的形象或畫面:“地圖”、“設計圖”、“插圖”、“草圖”。3.疆域:“版圖”。唐?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之三》:“州圖領同谷,驛道出流沙。”4.欲念。晉?陸機?五等論:“故彊晉收其請隧之圖,暴楚頓觀鼎之志。”5.繪畫、描繪。《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紀》:“自圖宣尼像,為之贊而書之。”6.策劃、考慮:“圖謀”。《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傳?曹沫傳》:“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7.謀取、謀求:“貪圖”、“唯利是圖”。《戰國策?秦策四》:“韓、魏從,而天下可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