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滯的讀音 底滯的意思
底滯 底滯dǐ zhì是漢語詞匯,解釋為滯留;遲鈍;拘泥。
- 底
- 滯
“底滯”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ǐ zhì]
- 漢字注音:
- ㄉㄧˇ ㄓˋ
- 簡繁字形:
- 底滯
- 是否常用:
- 否
“底滯”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滯留。語本《國語.楚語下》:"夫民,氣縱則底,底則滯,滯而不振,生乃不殖。"韋昭注:"底著也。滯,廢也。" 2.遲鈍。 3.指拘泥,迂執。 4.平庸。 辭典解釋
底滯 dǐ zhì ㄉㄧˇ ㄓˋ 閉塞。
《文選.陸機.文賦》:「及其六情底滯,志往神留。」
困阨。
漢.王粲〈初征賦〉:「逢屯否而底滯兮,忽長幼以羈旅。」
阻止。
唐.韓愈〈送窮文〉:「子無底滯之尤,我有資送之恩。」
網絡解釋
底滯
底滯dǐ zhì是漢語詞匯,解釋為滯留;遲鈍;拘泥。
“底滯”的單字解釋
【底】:[dǐ]1.最下面的部分:底層。底座。底下(a.下面;b.以后)。海底。底肥。2.末了:年底。月底。到底。3.根基,基礎,留作根據:刨根問底。底蘊。底稿。底版。4.圖案的基層:白底藍花的瓶子。5.何,什么:底事傷感。6.古同“抵”,達到。[de]同“的”。
【滯】:1.凝積,不流通,不靈活:停滯。滯留。滯銷。滯空。呆滯。滯產(產婦臨產後總產程超過30小時者)。滯針。滯下(痢疾的古稱)。2.遺落:“此有滯穗”。
“底滯”的相關詞語
* 底滯的讀音是:dǐ zhì,底滯的意思:底滯 底滯dǐ zhì是漢語詞匯,解釋為滯留;遲鈍;拘泥。
基本解釋
1.滯留。語本《國語.楚語下》:"夫民,氣縱則底,底則滯,滯而不振,生乃不殖。"韋昭注:"底著也。滯,廢也。" 2.遲鈍。 3.指拘泥,迂執。 4.平庸。辭典解釋
底滯 dǐ zhì ㄉㄧˇ ㄓˋ閉塞。
《文選.陸機.文賦》:「及其六情底滯,志往神留。」
困阨。
漢.王粲〈初征賦〉:「逢屯否而底滯兮,忽長幼以羈旅。」
阻止。
唐.韓愈〈送窮文〉:「子無底滯之尤,我有資送之恩。」
底滯
底滯dǐ zhì是漢語詞匯,解釋為滯留;遲鈍;拘泥。【底】:[dǐ]1.最下面的部分:底層。底座。底下(a.下面;b.以后)。海底。底肥。2.末了:年底。月底。到底。3.根基,基礎,留作根據:刨根問底。底蘊。底稿。底版。4.圖案的基層:白底藍花的瓶子。5.何,什么:底事傷感。6.古同“抵”,達到。[de]同“的”。
【滯】:1.凝積,不流通,不靈活:停滯。滯留。滯銷。滯空。呆滯。滯產(產婦臨產後總產程超過30小時者)。滯針。滯下(痢疾的古稱)。2.遺落:“此有滯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