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讀音 康德的意思
康德 Kāngdé[Kant] (1724—1804) 德國哲學家,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理論的創始人
- 康
- 德
“康德”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kāng dé]
- 漢字注音:
- ㄎㄤ ㄉㄜ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康德”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康德 Kāngdé
[Kant] (1724—1804) 德國哲學家,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理論的創始人
網絡解釋
“康德”的單字解釋
【康】:1.健康:安康。康寧。康樂。康復。2.富足;豐盛:康年(豐年)。小康。3.姓。4.同“糠”。
【德】:1.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德育。美德。德才兼備。2.心意;志向:同心同德。離心離德。3.恩惠;好處:感恩戴德。4.德國的簡稱。
“康德”的相關詞語
“康德”造句
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康德。
康德說:“在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值得我們仰望終生:一是我們頭頂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們心中高尚的道德律。”星空因其寥廓而深邃,讓我們仰望和敬畏;道德因其莊嚴而圣潔,值得我們一生堅守。
在此意義上講,由康德所奠定的那種高瞻遠矚的理性批判精神,是永遠值得人們珍惜和深思的。
康德的判斷:“對自然美抱有直接興趣,永遠是心地善良的標志。”此話可以反說,凡已不復善良者,乃對自然美喪失了直接的興趣。
康德稱之為,“合目的性“,也就是說,依據某種引導型結構,組織事物的方式。
關于康德的主觀唯心論的內容,此處無庸贅述。
牟宗三與康德有著相似的人生和迥異的性格,更有著“斬不斷,理還亂”的學理相關性。
本文試圖通過康德、海德格爾及牟宗三思想的比較,探討形而上學的奠基問題。
從康德、席勒到尼采、里爾克直到海德格爾、馬爾庫塞,這些思想家們始終追思人生的詩意,追尋生命的自由。
康德從現象和物自體的兩分出發,把人的實踐分為“技術地實踐的”活動和“道德地實踐的”活動。
* 康德的讀音是:kāng dé,康德的意思:康德 Kāngdé[Kant] (1724—1804) 德國哲學家,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理論的創始人
基本解釋
康德 Kāngdé
[Kant] (1724—1804) 德國哲學家,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理論的創始人

【康】:1.健康:安康。康寧。康樂。康復。2.富足;豐盛:康年(豐年)。小康。3.姓。4.同“糠”。
【德】:1.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德育。美德。德才兼備。2.心意;志向:同心同德。離心離德。3.恩惠;好處:感恩戴德。4.德國的簡稱。
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康德。
康德說:“在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值得我們仰望終生:一是我們頭頂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們心中高尚的道德律。”星空因其寥廓而深邃,讓我們仰望和敬畏;道德因其莊嚴而圣潔,值得我們一生堅守。
在此意義上講,由康德所奠定的那種高瞻遠矚的理性批判精神,是永遠值得人們珍惜和深思的。
康德的判斷:“對自然美抱有直接興趣,永遠是心地善良的標志。”此話可以反說,凡已不復善良者,乃對自然美喪失了直接的興趣。
康德稱之為,“合目的性“,也就是說,依據某種引導型結構,組織事物的方式。
關于康德的主觀唯心論的內容,此處無庸贅述。
牟宗三與康德有著相似的人生和迥異的性格,更有著“斬不斷,理還亂”的學理相關性。
本文試圖通過康德、海德格爾及牟宗三思想的比較,探討形而上學的奠基問題。
從康德、席勒到尼采、里爾克直到海德格爾、馬爾庫塞,這些思想家們始終追思人生的詩意,追尋生命的自由。
康德從現象和物自體的兩分出發,把人的實踐分為“技術地實踐的”活動和“道德地實踐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