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的讀音 建國的意思
建國 (漢語詞語)建國,是漢語詞匯,漢語拼音為jiàn guó,指建立國家,或指建設和發展國家。如:《禮記·祭法》:“天下有王,分地建國,置都立邑。”鄭玄注:“建國,封諸侯也。”公元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國。
- 建
- 國
“建國”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iàn guó]
- 漢字注音:
- ㄐㄧㄢˋ ㄍㄨㄛˊ
- 簡繁字形:
- 建國
- 是否常用:
- 是
“建國”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建國 jiànguó
(1) [establish a state;establishment of a country]∶國家成立
建國后經濟發展很快
(2) [build up a country]∶建設和發展國家
勤儉建國
辭典解釋
建國 jiàn guó ㄐㄧㄢˋ ㄍㄨㄛˊ 建立國家。
《文選.陸倕.石闕銘》:「惟帝建國,正位辨方。周營洛涘,漢啟岐梁。」
《文選.潘岳.楊荊州誄》:「夫天子建國,諸侯立家,選賢與能,政是以和。」
網絡解釋
建國 (漢語詞語)
建國,是漢語詞匯,漢語拼音為jiàn guó,指建立國家,或指建設和發展國家。如:《禮記·祭法》:“天下有王,分地建國,置都立邑。”鄭玄注:“建國,封諸侯也。”公元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國。
“建國”的單字解釋
【建】:1.建筑:擴建。建造。建體育館。2.成立;創立:建國。建軍。3.提出;首倡:建議。4.指福建:建漆。
【國】:1.國家:國內。祖國。外國。保家衛國。2.代表或象征國家的:國徽。國旗。國花。3.在一國內最好的:國手。國色。4.指本國的,特指我國的:國產。國術。國畫。國藥。5.姓。
“建國”的近義詞
“建國”的相關成語
“建國”的相關詞語
“建國”造句
人才缺乏,要建國圖強,亦徒成虛愿。反之,資源匱乏的國家,若人才鼎盛,善于開源節流,則自可克服各種困難,而使國勢蒸蒸日上。從歷史上看,資源貧乏之國不一定衰弱,可為明證。
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李覯
建國初期,新中國的發展充滿了艱難。
大英雄生當豪杰死亦鬼雄,如不拔劍建國立業,豈不愧對先父之靈?
朝廷憲章,軍旅誓誥,敷顯仁義,發明功德,牧民建國,施用多途。
我們國家從建國到現在一直在不斷進步,不斷上升,升到了一個萬人矚目的高度,雖然沒有驚濤駭浪,但有一種排山倒海的氣勢在起伏,有一種雷霆萬鈞的力量在激蕩!
回顧建國以來的歷史,很多地方都耐人尋味。
從儉入奢難,從奢入儉難。勤儉建國家,永久是真言。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勤儉建國家,永遠是真言。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 建國的讀音是:jiàn guó,建國的意思:建國 (漢語詞語)建國,是漢語詞匯,漢語拼音為jiàn guó,指建立國家,或指建設和發展國家。如:《禮記·祭法》:“天下有王,分地建國,置都立邑。”鄭玄注:“建國,封諸侯也。”公元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國。
基本解釋
建國 jiànguó
(1) [establish a state;establishment of a country]∶國家成立
建國后經濟發展很快
(2) [build up a country]∶建設和發展國家
勤儉建國
辭典解釋
建國 jiàn guó ㄐㄧㄢˋ ㄍㄨㄛˊ建立國家。
《文選.陸倕.石闕銘》:「惟帝建國,正位辨方。周營洛涘,漢啟岐梁。」
《文選.潘岳.楊荊州誄》:「夫天子建國,諸侯立家,選賢與能,政是以和。」
建國 (漢語詞語)
建國,是漢語詞匯,漢語拼音為jiàn guó,指建立國家,或指建設和發展國家。如:《禮記·祭法》:“天下有王,分地建國,置都立邑。”鄭玄注:“建國,封諸侯也。”公元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國。
【建】:1.建筑:擴建。建造。建體育館。2.成立;創立:建國。建軍。3.提出;首倡:建議。4.指福建:建漆。
【國】:1.國家:國內。祖國。外國。保家衛國。2.代表或象征國家的:國徽。國旗。國花。3.在一國內最好的:國手。國色。4.指本國的,特指我國的:國產。國術。國畫。國藥。5.姓。
人才缺乏,要建國圖強,亦徒成虛愿。反之,資源匱乏的國家,若人才鼎盛,善于開源節流,則自可克服各種困難,而使國勢蒸蒸日上。從歷史上看,資源貧乏之國不一定衰弱,可為明證。
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李覯
建國初期,新中國的發展充滿了艱難。
大英雄生當豪杰死亦鬼雄,如不拔劍建國立業,豈不愧對先父之靈?
朝廷憲章,軍旅誓誥,敷顯仁義,發明功德,牧民建國,施用多途。
我們國家從建國到現在一直在不斷進步,不斷上升,升到了一個萬人矚目的高度,雖然沒有驚濤駭浪,但有一種排山倒海的氣勢在起伏,有一種雷霆萬鈞的力量在激蕩!
回顧建國以來的歷史,很多地方都耐人尋味。
從儉入奢難,從奢入儉難。勤儉建國家,永久是真言。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勤儉建國家,永遠是真言。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