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票的讀音 引票的意思
引票 茶引的票據 宋以后直至清咸豐以前,中國稅茶基本采用長、短引法,引發引票,但每票購茶數和稅率并非一成不變。 【歷史背景】元至元十三年(1276)規定長、短引一律三稅其一,是歲共征銀一千二百余錠。十四年,取三分之半,歲增至二千三百余錠。十五年,長引收鈔一兩八分五厘六毫,短引八錢四分五厘六毫,歲征銀增至六千六百余錠。
- 引
- 票
“引票”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ǐn piào]
- 漢字注音:
- ㄧㄣˇ ㄆㄧㄠ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引票”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運銷引鹽的票據。 辭典解釋
引票 yǐn piào ㄧㄣˇ ㄆㄧㄠˋ 運售引鹽的憑照。
《大清會典事例.卷二二一.戶部.鹽法》:「五十三年議準,長蘆各引票通行直隸、河南,鹽價每斤加制錢二文,以資轉運。」
網絡解釋
引票
茶引的票據
宋以后直至清咸豐以前,中國稅茶基本采用長、短引法,引發引票,但每票購茶數和稅率并非一成不變。
【歷史背景】元至元十三年(1276)規定長、短引一律三稅其一,是歲共征銀一千二百余錠。十四年,取三分之半,歲增至二千三百余錠。十五年,長引收鈔一兩八分五厘六毫,短引八錢四分五厘六毫,歲征銀增至六千六百余錠。
“引票”的單字解釋
【引】:1.拉,伸:引力。引頸。引而不發。引吭高歌。2.領,招來:引見。引子。引言。引導。引薦。拋磚引玉。3.拿來做證據、憑據或理由:引文。引用。援引。4.退卻:引退。引避。5.舊時長度單位,一引等于十丈。6.古代柩車的繩索:發引(出殯)。
【票】:[piào]1.紙幣,通貨:鈔票。票子。票額。2.印的或寫的憑證:票據。票證。股票。車票。選票。3.非職業演戲:票戲。票友。4.量詞,相當于“批”:一票貨物。5.被匪綁架做抵押的人:綁票兒。撕票兒。[piāo]古同“飄”,隨風擺動飛揚。
“引票”的相關詞語
* 引票的讀音是:yǐn piào,引票的意思:引票 茶引的票據 宋以后直至清咸豐以前,中國稅茶基本采用長、短引法,引發引票,但每票購茶數和稅率并非一成不變。 【歷史背景】元至元十三年(1276)規定長、短引一律三稅其一,是歲共征銀一千二百余錠。十四年,取三分之半,歲增至二千三百余錠。十五年,長引收鈔一兩八分五厘六毫,短引八錢四分五厘六毫,歲征銀增至六千六百余錠。
基本解釋
1.運銷引鹽的票據。辭典解釋
引票 yǐn piào ㄧㄣˇ ㄆㄧㄠˋ運售引鹽的憑照。
《大清會典事例.卷二二一.戶部.鹽法》:「五十三年議準,長蘆各引票通行直隸、河南,鹽價每斤加制錢二文,以資轉運。」
引票
茶引的票據宋以后直至清咸豐以前,中國稅茶基本采用長、短引法,引發引票,但每票購茶數和稅率并非一成不變。
【歷史背景】元至元十三年(1276)規定長、短引一律三稅其一,是歲共征銀一千二百余錠。十四年,取三分之半,歲增至二千三百余錠。十五年,長引收鈔一兩八分五厘六毫,短引八錢四分五厘六毫,歲征銀增至六千六百余錠。
【引】:1.拉,伸:引力。引頸。引而不發。引吭高歌。2.領,招來:引見。引子。引言。引導。引薦。拋磚引玉。3.拿來做證據、憑據或理由:引文。引用。援引。4.退卻:引退。引避。5.舊時長度單位,一引等于十丈。6.古代柩車的繩索:發引(出殯)。
【票】:[piào]1.紙幣,通貨:鈔票。票子。票額。2.印的或寫的憑證:票據。票證。股票。車票。選票。3.非職業演戲:票戲。票友。4.量詞,相當于“批”:一票貨物。5.被匪綁架做抵押的人:綁票兒。撕票兒。[piāo]古同“飄”,隨風擺動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