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駁的讀音 彈駁的意思
彈駁 詞語解釋 (1).彈劾駁斥。《三國志·魏志·曹爽傳》“皆伏誅,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謐 為人外似疎略,而內多忌。其在臺閣,數有所彈駁,臺中患之,事不得行。”《魏書·李冏傳》:“ 冏 性鯁烈,敢直言,常面折 高祖 ,彈駁公卿,無所回避,百僚皆憚之。” (2).猶指摘。 沙汀 《淘金記》二十:“‘二爸他們當事的時候,哪里像這樣呀!’寡婦說,有點感慨萬端。‘他哥子哪還有彈駁的!’”
- 彈
- 駁
“彈駁”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àn bó]
- 漢字注音:
- ㄉㄢˋ ㄅㄛˊ
- 簡繁字形:
- 彈駁
- 是否常用:
- 否
“彈駁”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彈駁"。彈劾駁斥。 2.猶指摘。 辭典解釋
彈駁 tán bó ㄊㄢˊ ㄅㄛˊ 彈劾駁斥。
《魏書.卷三六.李順傳》:「冏性鯁烈,敢直言,常面折高祖,彈駁公卿,無所回避,百僚皆憚之。」
網絡解釋
彈駁
詞語解釋
(1).彈劾駁斥。《三國志·魏志·曹爽傳》“皆伏誅,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謐 為人外似疎略,而內多忌。其在臺閣,數有所彈駁,臺中患之,事不得行。”《魏書·李冏傳》:“ 冏 性鯁烈,敢直言,常面折 高祖 ,彈駁公卿,無所回避,百僚皆憚之。”
(2).猶指摘。 沙汀 《淘金記》二十:“‘二爸他們當事的時候,哪里像這樣呀!’寡婦說,有點感慨萬端。‘他哥子哪還有彈駁的!’”
“彈駁”的單字解釋
【彈】:[dàn]1.彈子:彈丸︱泥彈。2.槍彈;炮彈;炸彈。[tán]1.用手指彈擊:把袖子上的土彈掉。2.用手指、器具撥弄或敲擊樂器:彈吉他。彈鋼琴。3.有彈力或用彈力發射:彈簧。彈射。4.抨擊;檢舉:彈劾。譏彈。
【駁】:1.指出對方的意見不合事實或沒有道理;說出自己的意見,否定別人的意見:批駁。反駁。駁價。這種論點不值一駁。2.一種顏色夾雜著別種顏色;不純凈:斑駁。3.駁運:起駁。駁卸。4.駁船:鐵駁。5.把岸或堤向外擴展:這條堤還不夠寬,最好再駁出去一米。
“彈駁”的相關詞語
* 彈駁的讀音是:dàn bó,彈駁的意思:彈駁 詞語解釋 (1).彈劾駁斥。《三國志·魏志·曹爽傳》“皆伏誅,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謐 為人外似疎略,而內多忌。其在臺閣,數有所彈駁,臺中患之,事不得行。”《魏書·李冏傳》:“ 冏 性鯁烈,敢直言,常面折 高祖 ,彈駁公卿,無所回避,百僚皆憚之。” (2).猶指摘。 沙汀 《淘金記》二十:“‘二爸他們當事的時候,哪里像這樣呀!’寡婦說,有點感慨萬端。‘他哥子哪還有彈駁的!’”
基本解釋
1.亦作"彈駁"。彈劾駁斥。 2.猶指摘。辭典解釋
彈駁 tán bó ㄊㄢˊ ㄅㄛˊ彈劾駁斥。
《魏書.卷三六.李順傳》:「冏性鯁烈,敢直言,常面折高祖,彈駁公卿,無所回避,百僚皆憚之。」
彈駁
詞語解釋(1).彈劾駁斥。《三國志·魏志·曹爽傳》“皆伏誅,夷三族”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謐 為人外似疎略,而內多忌。其在臺閣,數有所彈駁,臺中患之,事不得行。”《魏書·李冏傳》:“ 冏 性鯁烈,敢直言,常面折 高祖 ,彈駁公卿,無所回避,百僚皆憚之。”
(2).猶指摘。 沙汀 《淘金記》二十:“‘二爸他們當事的時候,哪里像這樣呀!’寡婦說,有點感慨萬端。‘他哥子哪還有彈駁的!’”
【彈】:[dàn]1.彈子:彈丸︱泥彈。2.槍彈;炮彈;炸彈。[tán]1.用手指彈擊:把袖子上的土彈掉。2.用手指、器具撥弄或敲擊樂器:彈吉他。彈鋼琴。3.有彈力或用彈力發射:彈簧。彈射。4.抨擊;檢舉:彈劾。譏彈。
【駁】:1.指出對方的意見不合事實或沒有道理;說出自己的意見,否定別人的意見:批駁。反駁。駁價。這種論點不值一駁。2.一種顏色夾雜著別種顏色;不純凈:斑駁。3.駁運:起駁。駁卸。4.駁船:鐵駁。5.把岸或堤向外擴展:這條堤還不夠寬,最好再駁出去一米。